1997年,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上,按计划英方奏国歌用时50多秒,但他们一演奏,中方乐团指挥于建芳就感觉不对劲,太快了,结果只用了30多秒。留给中方的这多出的13多秒怎么办?于建芳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香港回归是20世纪末中国一件大事,代表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朝着民族复兴前进了一大步。 交接仪式不只是简单的政治流程,更集中展现了国家的决心和民族的感情,仪式上的每个环节都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 国歌是国家的代表,演奏国歌的时间和方式自然备受重视,双方都紧盯着这些细节。 为了让交接仪式顺利进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承担了重要任务,指挥于建芳带领大家,从四月份就开始努力排练。 他们追求演奏的精准无误,更要把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融入音乐之中,但是与英国皇家军乐团合作时,却遇到了一些难题。 英方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他们希望在7月1日零点零一分时播放英国国歌,导致中国国歌播放时间被迫延后一秒。 对于这一要求,中方断然拒绝,明确表示:“我们等了100多年了,一秒钟都不能再等了。” 这区区一秒的背后,代表的是中国失而复得的主权和民族尊严,意义重大,不容丝毫退让。 1997年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举行的夜晚,香港会展中心灯光璀璨,非常耀眼,中国和英国的军乐队依次进入会场,现场的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为了缓和这种略微紧张的氛围,中英双方的军乐队轮流演奏各自的乐曲。 柔美的《茉莉花》乐曲飘扬在会场,让略微紧绷的气氛得到缓解。不过,真正严峻的挑战还在后面等待着。 夜里11点59分,英国国歌开始播放,之前双方商定好,英国国歌的演奏时长应该超过50秒。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英国方面突然加快了演奏的节奏,仅仅用了30多秒就草草结束了。 这个意外情况让于建芳感到非常突然,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怎么办?”他小声询问身旁的联络官张景山。 张景山冷静地回应道:“不用管他们,按照我们原来的计划执行。 时间悄无声息地流逝,张景山聚精会神地盯着时间,一秒不差地报着秒数。 当时间来到23点59分58秒半,于建芳毫不犹豫地挥动指挥棒。 随着零点钟声敲响,《义勇军进行曲》的激昂旋律响彻维多利亚港,顷刻间,全球的视线都集中到了这里,无数中国人的心中升腾起澎湃的爱国之情。
1995年,香港船王赵世光被情妇逼迫离婚,他随手甩给妻子1000万支票:“离婚
【23评论】【9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