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因为挪威单方面取消中国船厂130亿订单,大船海工一夜直接负债20亿,

人生的百态 2025-04-15 17:02:19

2019年,因为挪威单方面取消中国船厂130亿订单,大船海工一夜直接负债20亿,被迫宣布破产。? 21世纪初,中国的造船业发展迅猛,国家大力推行“走出去”战略,大船海工也希望能在国际市场上大展拳脚。 就在这个时候,挪威的航运巨头约翰·弗雷德里克森和他的Seadrill公司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一家拥有众多船只和海上钻井设备的行业巨头公司,主动联系了大船海工,希望和大船海工合作:该公司计划向大船海工订购8台特殊定制的钻井平台,这笔订单总金额高达130亿元人民币。 对于大船海工这样渴望拓展海外业务的公司来说,这份订单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 为了得到它,他们甚至放弃了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机会,但是这份合作看起来前景光明,实际上却暗藏着巨大的风险,充满了难以预料的危机。 海钻公司只付了10%的预付款,这比行业里普遍的30%要少很多,剩下的钱得靠大船海工先掏出来。 大船海工当时太想做成这笔生意了,没怎么考虑风险,特别是没料到这种定制的订单万一被取消,船就卖不出去了。 2018年,大船海工为了这个项目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这时,Seadrill公司突然宣布取消之前订购的六个平台,这对大船海工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直接导致其面临严重的财务困境。 更糟糕的是,2019年,Seadrill公司再次取消了剩余的两个平台订单,并且将大船海工告上了法庭,试图追回之前支付的百分之十的定金。 最终,挪威法院判定大船海工公司败诉,大船海工输掉了这场官司。 但这已经不是约翰·弗雷德里克森第一次这样做了,之前在韩国,他也用类似的手段:先用少量定金向韩国大宇造船订购钻井平台,然后取消订单,甚至把大宇造船告上法庭。 虽然大宇造船最终把平台卖了出去,但还是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约翰·弗雷德里克森的经商手段在行业内引起了广泛担忧,由于风险过高,大多数跨国公司都不愿意再与他建立合作关系。 大船海工曾经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眼看就要撑不下去了,关键时刻,国家伸出援手,帮助它进行破产重组,也就是彻底地重新来过。 有了国家的支持,大船海工慢慢地摆脱了危机,开始交付之前生产的船只和平台,并且陆续接到了新的订单。

0 阅读:38
人生的百态

人生的百态

笑看是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