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了!2024年,南京,一女子在废品站发现了一批旧书以及手稿,由于不忍心看它们蒙尘,女子花60元买下!岂料女子抽丝剥茧,竟然确定了科学家的身份!这些手稿的主人,正是我国上个世纪抗血吸虫病专家王锐!网友:致敬为国默默付出的所有科学家! 事发当天,小冯(化名)路过一个废品站,无意间发现了一批旧书,她被其中一本红色封面的莎士比亚作品吸引了目光,放眼望去里边摆放的全都是各种各样的旧书以及手稿。 由于小冯本身就热爱书籍,不忍这些旧书在废品站蒙尘,她花费了60块钱,将这些书籍、手稿全部打包带走。 本以为这只是一些无足轻重的旧书,可随着她翻阅这些书籍、手稿,却发现上边记录着上个世纪抗血吸虫病的内容。 几乎每一张手稿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有的是中文,也有英文和日语,甚至还有拼音。 这让小冯意识到,这些旧书、手稿的主人,绝对不是一般人。 后来小冯在一本俄文书上发现了蛛丝马迹,只见这本书的扉页上有着两行繁体字,清晰的写着:王锐购于哈医大,1953年4月7日国际书店。 可即便如此,小冯也只是知道这些旧书以及手稿的主人名叫“王锐”,对于她的身份还是一无所知。 就在小冯还在疑惑时,她突然发现了一张工作证,上边解释了王锐的身份——某药物研究所的研究员。 当得知这一切后,小冯可谓欣喜若狂,通过这些书籍了解一位研究员不平凡的人生,使她躁动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随着小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发布到了网上,迅速引起了网友们的共鸣。 而这些神通广大的网友们也搜集出了更多有关王锐的信息,比如她是江苏武进人,是血吸虫病的专家等等。 为了让王锐的旧书和手稿得到更好的归宿,小冯联系到了江苏武进的档案馆,希望他们能将其收录保存。 随着双方取得联系,小冯也因此得到了关于王锐更详细的信息。 据了解,上个世纪的中国,是世界上血吸虫病最流行的国家,还是在众多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才把这一“瘟神”彻底消灭。 而王锐在此期间一直奋战在一线,参与研发出了抗血吸虫病的药物——口服锑剂,并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 不过当时的口服锑剂存在明显的副作用,王锐便带领团队开始研制新型抗血吸虫病的药物,也就是吡喹酮。 在王锐的不懈努力下,短短4年时间,吡喹酮便投入使用,并迅速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公认的抗血吸虫病首选药物。 随着血吸虫病彻底消失在人间,王锐也随之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自此之后,她仍活跃在研究所,研制各种药物,甚至自编教材,培养了不少硕士研究生。 令人遗憾的是,如此伟大的科学家却在2021年悄然离世,享年94岁。 从年龄上来看,王锐科学家这辈子也没什么好遗憾的,但真正的死亡不是离开,而是被遗忘。 王锐为我国做出了那么多贡献,却鲜为人知,这样的结果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而王锐的遭遇更是冰山一角,相信我国有很多年事已高的老科学家仍然不为人知,甚至可能离世多年都无人发现。 像王锐这样默默无名的老科学家还有很多,他们为人类的进步和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被我们所铭记。 希望大家在发现老科学家的资料后,能将其主动交给我国档案馆,并将其事迹进行宣扬,让更多人了解那些伟大科学家为我国做出的贡献。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中国科协之声2024年11月21日关于《废品站里“淘”回的女科学家,她有怎样的人生?》的报道
上海,一男子带女友到酒店发生关系,第二天,男子见女子没睡醒就离开去上班,然而等
【3评论】【17点赞】
海滨拾贝
科学家的后代认为这是垃圾,所以当废纸卖了~
我心飞扬
并没有彻底消灭,消灭的是旱血吸虫,水血吸虫一直在控制,但是一直没有消灭掉
有觉无眠
一个科学家的遗物被随意变卖,真是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