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四天,中国打出六通电话,特朗普低调让步,给中国“特殊豁免”。面对特朗普的关税,中方的电话都打给了谁?在此之后特朗普又采取了哪些动作呢? 在特朗普掀起的这场关税风波中,中方可以说是抵抗最为坚决的一个国家,以“奉陪到底”的态度让美国的讹诈计划落空,但是在经济高度全球化的今天,各自为战显然不是一个好打算,近日中方给世界上多个重要的国家和经济体打去电话,就关税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 4月11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进行了视频通话,双方就维护多边贸易关系,如何应对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进行了交流。王文涛部长表示,在经贸活动中双方出现分歧是在所难免的,面对这种情况双方应该在相互尊重的情况下通过磋商来解决问题 ,而不是像美国现在这样乱挥关税大棒。
而在这之前的几天里,王文涛部长还与沙特、巴西、南非、马来西亚等国家进行了会晤,这些国家不是对中国有重要意义的能源供应商,就是G20、东盟、金砖组织这类多边机构的轮值主席,除此之外,中方还与欧盟委员会经贸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进行了视频通话。 媒体普遍认为,在特朗普宣布将暂缓90天实行自己的所谓“对等关税”之后,一些国家在对美国进行反制的方面出现了一些动摇,而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单独将对华关税上涨至125%,无形间树立了一种中方在国际社会上被“孤立”的假象。 而中方在这个关键时候与上述机构和国家进行密集通话,无疑是在释放一个信号,那就是中方正在与美国争取拉拢这些国家,一旦特朗普最后依然坚持所谓的“对等关税”,那么这些国家极有可能选择与中国合作一起对抗美国。
通话的效果也十分明显,在去年中欧曾经为了电动车关税闹得不可开交,但是在这次通话后,双方在此问题上的僵化关系开始破冰,欧盟委员会宣布,双方将在“最低进口价”的基础上进行谈判,而这也是中方在去年的斡旋中提出的策略。 就在几轮电话过后,美国的态度也突然起了变化。在4月12日,美方突然宣布对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半导体设备在内的多种产品进行关税豁免。值得注意的是,美方对此并没有大肆宣传,并没有特朗普的公开宣布,也没有商务部的官方声明,只是在美国海关的官网上悄无声息地进行了更新。 显然美方也知道自己的这一操作会让自己下不来台,因为这种让步实际上宣布了美国对华的关税围剿已经失败。这一切都是必然,因为生产线的搬迁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即使真的如特朗普设想的那样,制造业在关税的作用下向美国回流,厂房的建设、设备的搬迁、供应链的整合、工人的培训都是需要考虑的事情,甚至在特朗普的这一任期内都很难完成,在此期间这些消费品的价格必然会居高不下,甚至会影响到三年后共和党的总统选举。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不得不作出退让,给这些商品给予“特殊待遇”进行关税豁免,不过以小见大,从这一小事就能看出,这场关税战,美国失败的结局其实早已经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