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的儿子带女朋友回家,徐元帅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菜。饭后,女孩却对徐小岩说:“

不服输的三傻 2025-04-15 18:36:19

徐向前的儿子带女朋友回家,徐元帅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菜。饭后,女孩却对徐小岩说:“你父亲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徐小岩是徐向前的儿子,成长于革命的熏陶之下。 那天,阳光明媚,他带着几分期待和紧张,领着女朋友王彦彦走进了位于北京的一处老式四合院。 王彦彦出身于一个相对优渥的家庭,家庭氛围与徐家完全不同。 她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生活中也不乏鱼肉丰盛的大餐。 初次见面的王彦彦自然小心翼翼,既为能见到这样一位历史人物而感到荣幸,又因为即将融入一个严肃的革命家庭而略显不安。 她精心挑选了浅色旗袍作为见面装束,手里提着礼物,想给徐向前一家留下好印象。 门开了,徐向前亲自迎接了他们。 已届中年的徐元帅一身朴素装扮,眼中却满是慈爱。 他笑着说:“小岩,这就是你说的好姑娘吧!”王彦彦的紧张在这一刻稍稍缓解了一些。 但她没想到,徐向前寒暄几句后,竟直接转身走向了厨房。 徐向前选择亲自下厨,这在当时无疑是少见的事。 厨房很简单,没有现代化的设备,灶台上摆着几口旧锅,旁边放着一个菜篮。 他来到院子里,摘下几把自家种的新鲜蔬菜。 这些青菜和野菜,在今天看来或许只是寻常食材,但对徐向前来说,却意义非凡。 他回忆起战争年代,那时候红军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尤其是在鄂豫皖根据地,食物匮乏的他们常常靠这些野菜果腹。 如今生活好了,但他依然选择以这些食材为主,既是为了保持初心,也是为了教育下一代牢记过去的艰辛岁月。 很快,一桌菜摆上了餐桌。 这是徐向前亲手做的,也是他心中最“丰盛”的一顿饭。 “孩子们,别客气,趁热吃,这些菜都是好东西!”徐向前笑着招呼。 饭桌上,徐向前对儿子和未来的儿媳表现得格外关怀。 但王彦彦却有些失落。 从小家境优渥的她,对这样的饭菜有些不知所措。 她低声问徐小岩:“你父亲是不是对我有意见?为什么全是青菜,一点肉都没有?”她的语气中带着些许委屈。 徐小岩听了,心中苦笑。 这时,徐向前似乎听到了他们的悄悄话。 他并没有不高兴,而是看着桌上的菜,语气温和地说道:“孩子啊,这些青菜和野菜,可都是好东西。 打仗的时候,咱们吃不上一口热饭,能找到这些,就算是救命粮了。现在日子好了,可也不能忘了过去的苦日子。” 他随即夹了一筷子野菜放进嘴里,边吃边讲起自己年轻时的故事。 徐向前的故事,带着岁月的厚重感。 从山西五台县的一个贫寒家庭出发,徐向前在动荡的年代毅然投身革命。 翻山越岭间,野菜成了唯一的粮食,挖野菜、煮野菜,成为每个人每天必做的事情。 敌人围剿,粮草断绝,全军上下甚至不得不吃树皮、草根。 而正是这些简朴甚至难以下咽的食物,让红军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刘伯承与徐向前都毕业于黄埔军校,是著名军事家。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与领导南昌起义等,后到苏联学习军事。 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与徐向前并肩作战,共同创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等。 饭后,徐向前没有因为女孩的情绪而不悦,反而拉着她和徐小岩坐在院子里,继续聊起自己的往事。 他说起新中国成立后的奋斗历程,全国人民如何齐心协力重建国家,点点滴滴,都充满了感慨。 他说:“咱们今天的好日子,是千千万万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 吃点青菜、野菜,是为了提醒自己,不忘本啊。” 这些话让王彦彦深受触动。 她原以为,这顿饭只是简单的家庭聚餐,但它背后却承载了如此厚重的历史记忆。 徐小岩作为徐向前的儿子,自小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 耳濡目染之下,他从未因家庭的特殊地位而懈怠,反而选择以父辈的标准要求自己。 他攻读国防科技专业,扎根基层,在事业中不断突破,正是为了延续父亲未尽的使命。 而王彦彦也从这顿饭中学到了许多。 她明白了这不是怠慢,而是用生活的细节教育后辈珍惜当下。 她逐渐融入这个家庭,从过去的生活习惯中跳脱出来,真正理解了革命家的精神世界。 这顿饭,既是徐向前对后辈的欢迎,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庭教育。 如今,这个小故事成为历史的注脚,仍然温暖人心,提醒着人们珍惜眼前的一切,不忘那些用生命换来的岁月静好。

0 阅读:39
不服输的三傻

不服输的三傻

不服输的三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