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混不下去了,才想到回国捞金?曾是中国公派留学生,沈捷和陈敏夫妇选择回国养老,他们如今已经是美国某知名大学的学者教授。 沈捷和陈敏这对老夫妇的选择,乍一看像是精明的“人生赢家”,实则把“精致利己主义”三个字写得明明白白。上世纪80年代,国家勒紧裤腰带送他们去美国学习,结果人家转头就在美国高校当了几十年教授,期间国家多次恳求他回来他都不搭理,现在70多岁了突然想起回国养老,这不是典型的“既当婊子,又立牌坊”吗? 先说公派留学这事儿。国家当年可是签了“卖身契”的——公派留学生必须回国服务至少两年,否则就算违约。陈敏夫妇1983年拿国家资助的几十万现金去留学,本以为他们学成归来能报效祖国,可人家转头就投奔美国主子,还说什么“就愿意在美国发展”,这已经是背信弃义的“老赖”行为了。 更绝的是,他们滞留美国几十年,连国籍都可能换了,现在突然跑回来要享受国内的养老福利,这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态度,简直是把国家的培养当成了免费的午餐——谁不知道,中国的养老福利是给“自己人”准备的,你都改了国籍,凭啥还占着国内的社保名额? 有人可能会说,人家在美国当教授也是为国争光啊。可拉倒吧,他们研究的成果能有多少转回国内?恐怕寥寥无几吧!当时培养俩人的母校都说了,他俩自从出走后,就一直杳无音信,没有联系过老师,没有搞出什么像样的成就,甚至父母临死都没见上他们一面,这种人你说他为国争光,骗鬼呢? 再说中美养老差距。中国的养老金替代率只有39%,也就是说退休后工资缩水一大半,而美国通过企业年金和私人保险能达到81%。按理说这对夫妇在美国退休应该过得挺滋润,为啥还要回国?答案很简单:中国的医疗和生活成本更低。 就拿医保来说,国内三甲医院的挂号费才几十块,算上检查七七八八的也就100多吧,可在美国,看个感冒没个几百美元下不来。再加上国内保姆、餐饮价格便宜,老两口把美国的退休金换成人民币,瞬间就能过上“土豪”生活。 更搞笑的是,他们回国后连个像样的头衔都没有——沈捷在普渡大学当教授,陈敏在杰岀大学任教,这俩学校听着挺唬人,实际上连美国前50都排不上。就这水平,回国能给国家做啥贡献?无非是占着高校的编制,让年轻学者没位置罢了。 有人可能会说,叶落归根是人之常情。但问题是,这两位“根”都在美国扎了几十年,孩子、房子、社交圈全在那边,突然跑回来养老,怎么看都像是“薅社会主义羊毛”。看看这两年回国的科学家,像颜宁、施一公,人家都是带着科研成果回来的,而陈敏夫妇呢?除了一张退休证,啥都没带回来。 说到底,这种“两头通吃”的行为,就是钻了政策的空子。国家公派留学的初衷是培养人才,结果被某些人当成了“移民跳板”。更可气的是,这些人在美国混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对国内的发展不闻不问;等美国经济不行了,又跑回来享受国内的福利。这种“吃里扒外”的做法,搁谁能不生气? 现在国家也学聪明了,开始收紧政策。你看2025年的创新型人才项目,明确要求回国服务至少两年,违约的要上征信黑名单。要是陈敏夫妇现在再玩这一套,估计连国门都进不来,说不定还得赔个几百万呢! 最后再送这对夫妇一句话: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就算你们现在能回国养老,可这名声已经臭了,甚至已经寒了老百姓的心,走到哪儿都会被人戳脊梁骨。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在美国混不下去了,才想到回国捞金?曾是中国公派留学生,沈捷和陈敏夫妇选择回国养老
森林秘境
2025-04-16 10:51:36
0
阅读:492
黄山一松
这两个一看就不是什么好鸟
功夫熊猫
这个小编太缺德了,太损了。真不知道这样的人活着有什么意义。
凡尘一扁舟
禁止回国!说不定,他们还接受了任务回来的……
健康向上
坚决不能让这些忘恩负义、见利忘义的龟孙子再回到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