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首尔面相”是如何形成的?
最近,傅首尔在某节目中回应“傅首尔面相”登上热搜。或许是因为不在她的“舒适圈”,并没有以往印象中的“锋芒毕露”,反而显得有点局促,表达也“略失水准”。
其实,被大众调侃的“傅首尔面相”并非单指“皮相”美丑,而是她整体给人的“感觉”。
如果我此刻闭上眼睛回想“傅首尔”这个人,出现的形象是一个:和人交流会斜着眼,抬着下巴,说话时盛气凌人,语气尖酸刻薄,不管讨论任何内容,最终结果一定得是她对你错,隔着屏幕都让人感觉到“累”。甚至在我的印象中,几乎找不到她“和善”的画面。
其实只要仔细回想,身边有这种“感觉”的人很多,“她们”可能是学校里区别对待学生的“老师”,办事时故意刁难人的“工作人员”,逛街时店里势力眼的“店员”,不好相处的丈母娘/婆婆等等……
而每当咱们身边出现“这类人”,只要“外貌”稍有相似,首先想到的就是“傅首尔”,久而久之“傅首尔面相”就成为“这类人”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