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步青爱上日本教授之女,遭教授拒绝:想娶我女儿必须留在日本!苏步青却说:我必须回中国!
1924年,日本东北帝国大学举办了一场晚会,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彼时,苏步青,一个来自中国的数学天才,以其优异的成绩,在异国他乡的学术殿堂里崭露头角。
晚会上,悠扬的古筝声,拨动了苏步青的心弦,他顺着声音走去,遇到了松本米子,一个既漂亮又有才华的日本女孩。
松本米子出身于名门望族,她爸爸是帝国大学的教授,追求她的人很多。
这个温婉的女子,却对这个来自中国的青年一见倾心,苏步青的优秀,不仅体现在他傲人的数学天赋上,更体现在他身上那股执着的钻研精神。
他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数学研究中,对社交活动并不热衷,同学们都称呼他为“乡巴佬”,但苏步青对数学的热爱一点都没受影响。
他在帝国大学读书时,每年考试都拿第一名,还和几何学家洼田忠彦一起发了论文。
这份执着与专注,也深深吸引了米子,两人很快坠入爱河,这段恋情从一开始就不太顺利。
米子的爸爸,松本教授,对这桩婚事很反对,他欣赏苏步青的才华,却无法接受女儿远嫁异国,他跟苏步青说,要想娶米子,就必须留在日本。
1927年,面对未来岳父的最后通牒,苏步青没有丝毫犹豫,坚定地表达了回国的意愿。
国家的数学事业需要重振,他明白自己责任重大,他得回去,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出一份力。
这个决定,让米子看到了苏步青的爱国情怀,也更加坚定了她对苏步青的爱,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和理想,苏步青更加努力地学习和研究。
他希望用自己的成就证明自己的价值,也希望能够早日回国,与米子厮守终身。
1928年,苏步青拿到了博士学位,并在微分几何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发现了著名的苏氏锥面。
苏步青的才华和决心终于打动了松本教授,他同意了他们的婚事,婚后,苏步青继续在日本进行研究,并获得了多所大学的聘请邀请。
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回国的承诺,1931年,苏步青谢绝了所有邀请,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到了中国,回国后,苏步青加入了浙江大学数学系。
当时的浙江大学,条件简陋,薪资微薄,苏步青一家挤在狭小的出租屋里,生活拮据,尽管这样,苏步青还是把全部精力放在了教学和研究上。
他每周要上14节课,课后还要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和讨论,他用自己的热情和才华,点燃了浙大学子对数学的热爱,也为浙江大学数学系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平静的生活很快被打破。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杭州沦陷,浙江大学被迫西迁,苏步青一家也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逃亡之路,在西迁途中,他们的幼子不幸夭折。
尽管生活颠沛流离,苏步青的意志却没有被磨灭,他带着学生们在山洞里上课,还在破庙里写出了世界闻名的《射影曲面概论》。
战火纷飞的年代,苏步青夫妇的爱情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他们拒绝了日本领事的保护,选择与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米子,一个日本女子,毅然决然地站在了丈夫和第二故乡一边,与中国人民一起经历了战火的洗礼。
在浙江大学任教的二十多年里,苏步青不仅将浙大数学系打造成了国内一流的学科,还与师兄陈建功共同创建了世界三大数学派之一的“陈苏学派”,成为中国微分几何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苏步青继续为中国的数学事业贡献力量,他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中国数学会理事长等职务,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杰出贡献。
苏步青与松本米子的爱情故事,跨越了国界和文化,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和岁月的磨砺,他们一起度过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彼此陪伴支持。
1986年,米子病逝,苏步青悲痛不已,他将妻子的照片贴身珍藏,以寄托无尽的思念,苏步青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
他不仅数学很厉害,还非常爱国,他与松本米子的爱情故事,不仅是一段跨国婚姻的佳话,更是对爱情、亲情和家国情怀的最好诠释。
他们的故事会一直激励着我们,为了国家的繁荣和人类的进步,不断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