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务资政、前总理李显龙4月14日对中美关系作出最新判断,他认为,已经开打的中美关税战严重损害两国关系。 他说:“这场冲突将因此持续升级,对美中关系带来深远影响。” 作为夹在中美之间的“城市国家”,新加坡靠马六甲海峡的转口贸易吃饭,结果这下饭碗被砸了。 美国对中国的战略认知,现在整个一“魔怔状态”。两党不管谁上台,都把“中国是最大威胁”写进政治纲领。 民主党说“中国挑战民主价值观”,共和党骂“中国偷走美国工作”,连最温和的中间派都得喊两句“对华强硬”才能混下去。 这种共识下,关税战成了“政治正确武器”,2018年特朗普加征25%关税,2024年变本加厉搞“对等关税”,借口从“保护知识产权”变成“维护国家安全”,本质都是拿关税当遏制中国的大棒。 但中国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你加税我就反制,你禁芯片我就限稀土,这种“奉陪到底”的强硬,在李显龙眼里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双输局面。 最直接的影响是全球供应链被撕成碎片,美国零售商从中国进口的家具关税涨到30%,只能去越南找替代,结果越南产能不足,价格反而涨了20%。 中国出口商被迫转移生产线到东南亚,可马来西亚的橡胶制品关税又被美国盯上,一来二去,商品成本飙升,最后买单的还是全球消费者。 新加坡这样的贸易枢纽感受最深,新加坡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12%,其中中美航线萎缩最严重。 李显龙在博鳌论坛上特意提到“1930年代关税战的教训”,暗戳戳提醒美国别重蹈大萧条覆辙。 关税战对世界经济的“蝴蝶效应”远超想象,美国农业带的大豆堆成山,因为中国加征25%关税,只能低价卖给墨西哥,结果墨西哥市场饱和,豆农不得不烧掉过剩作物。 中国的光伏产业被美国关税打压,却意外让东南亚光伏厂订单暴增,可这些厂子70%的硅料还来自中国,美国一制裁,东南亚企业反而成了“夹心饼干”。 当美国把关税战从商品扩展到科技、金融领域,中国除了接招别无选择。 这种态度让李显龙既担心又理解,担心的是冲突升级,理解的是中国作为大国的底线不可突破。 这场关税战最受伤的,其实是全球治理体系。 WTO争端解决机制被美国架空,多边贸易规则沦为废纸,各国只能靠“双边协议”勉强维持,新加坡这样的“规则捍卫者”倍感无力。 李显龙的呼吁,代表的是所有中小国家的心声:“中美关系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需要共同解答的应用题,别让关税战毁了全世界的未来。” 说到底,中美关税战就像两个壮汉在拔河,绳子中间的世界被扯得七零八落。 但解铃还须系铃人,当两国都意识到“杀敌一千自损九百”的现实,或许才会真正坐下来谈谈,毕竟,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谁能在关税战的废墟上重建繁荣。
特朗普调转枪口,500%关税砸向俄,中方的奉陪到底,终究是见效了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