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就在昨夜子时(2025年4月13日23:28),美国前高官沙利文和布林肯一致认为中美科技竞争差距仍大。 沙利文表示,美国仍然关注传统产业,而东方大国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发展迅速,并且在这些领域的投资力度不亚于美国,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布林肯表示,美国目前的超市物价已经上涨了很多,汽油价格也大幅度上涨,这对美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回头看看沙利文的发言挺有意思。他说美国还在死磕传统产业,这话听着像是给自家找台阶下。汽车制造、钢铁这些行业确实曾是美国的骄傲,但问题在于全球产业链早就变天了。现在谁还单靠造卡车和洗衣机称霸世界?隔壁中国光是今年就批了12个人工智能国家级实验室,量子计算机的商用进度表都排到2027年了。嘴上说着"差距仍大",实际怕是心里门儿清——美国在创新赛道上踩油门的力气,早就被政治内耗分散得差不多了。 布林肯的抱怨更透着股黑色幽默。超市物价涨、汽油价格飙,这事儿怪谁呢?当初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最后全转嫁到美国老百姓的购物车上了。华盛顿那帮人总爱把"保护本土企业"挂嘴边,结果本土企业没见着几个活蹦乱跳的,倒是沃尔玛的货架越来越空。更讽刺的是,中国电动车趁着美国加关税的工夫,转头拿下了欧洲30%的市场份额。这波操作看得人直拍大腿:到底是谁在制裁谁啊? 说到贸易战的后遗症,数据不会骗人。美国商务部的报告偷偷塞在附录里写着呢:过去五年对华出口额缩水18%,农产品积压仓库存都放不下。爱荷华州的农民现在见着政府官员就翻白眼——当年说好的打开中国市场呢?倒是中国转头和巴西、阿根廷签了长期采购协议,把美国大豆彻底晾在一边。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玩法,华尔街日报都忍不住吐槽:"这届政府的经济学怕是体育老师教的。" 科技竞争这块更有看头。沙利文说中国投资力度大,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关键不是砸钱多少,而是钱往哪儿砸。美国风投圈现在流行什么?元宇宙、加密货币、太空旅行这些听着酷炫但离现实十万八千里的概念。反观深圳的科技园区,满大街跑的都是自动驾驶测试车,生物医药公司的冷链物流车24小时不间断进出。说白了,人家在修高速公路,美国在搭乐高积木,看着热闹,风一吹就散架。 还有个细节细思极恐。布林肯说物价上涨损害美国形象,这话放在二十年前可能成立,现在早不是那个美国跺跺脚全球抖三抖的时代了。东南亚的工厂主们现在接订单前都得先问:"这单走美元还是人民币结算?"欧洲车企研发电动车宁愿找宁德时代合作也不去底特律。当世界开始习惯没有美国主导的供应链,所谓"国际形象"恐怕得重新定义了。 不过也别把美国想得太惨。硅谷那帮科技巨头手里还攥着不少硬货,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新厂明年底就要投产,NASA的月球基地计划也没停。问题在于这些优势项目就像散落的珍珠,缺了根能串起来的线。反观中国的科技布局,从5G基站到深海探测器,全是照着"组合拳"的路数来的。这就好比比武,一个招式华丽但呼吸紊乱,另一个架势平平可拳拳到肉。 说到最后,贸易战这出戏最吊诡的地方在于——它原本该是压制对手的手段,结果倒逼着中国把国产替代玩出了花。长江存储的芯片现在能扛住华为旗舰机的需求,C919客机签下的订单数眼看要破千。美国这边呢?波音737MAX又查出新的系统漏洞,英特尔7纳米工艺量产第三次跳票。这场面就像两个赛跑选手,一个被绊了一跤反而跑得更快,另一个自己左脚绊右脚摔了个大马趴。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所有人都是幕强的,外国人看到我们硬刚美国,而且是唯一的一个硬刚美国的国家,在人家
【2评论】【6点赞】
泉水
不在台上了,变旁观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