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7月,解放军进攻马家军骑兵14旅防守的固关,军长贺炳炎下令:“把大炮全

寂影随风舞袖如 2025-04-16 17:25:16

1949年7月,解放军进攻马家军骑兵14旅防守的固关,军长贺炳炎下令:“把大炮全部拉上去,让马家军尝尝老子炮火的厉害。这一仗一定要打好,过去我们吃过马家军的亏,今天老子要找他们算账。” 曾经在哪里摔倒的,就从哪里站起来,因为对马家军并不熟悉,再加上兵力差距,导致西路军在面对马家军的时候惨败。 这场战争一直都被他们记在心里,就等着有朝一日打败马家军,为那些死在马家军手中的战士们报仇,也为自己正名。 在开战之前,贺炳炎就已经打定主意,此战必须要胜,如果无法胜利,他就被横着抬出去,更是当着众多战士们的面立下了军令状。 贺炳炎可以说是战绩彪炳,许多敌人一听到贺炳炎的名字就会吓得瑟瑟发抖,“独臂刀王”的名声也不是吹的,都是实打实的打出来的。 贺龙也经常说,“我宁可丢了一个师,也不能丢了贺炳炎。”以此就能看出贺炳炎的厉害程度。 而他成为“独臂刀王”,是因为在1935年时候的瓦屋塘战斗中发生了意外,贺炳炎右臂被“达姆弹击中”。 在被击中之后,他的右臂一直流血不止,就算包扎好也依旧不断的渗出血迹,而经过贺彪的检查后也得出了结论。 贺炳炎的右臂必须要进行截肢手术,否则性命都有可能会不保,但是当时正在战斗过程中,药品不足,麻药一时半会儿的也找不到。 而贺炳炎在得知这一情况只则是当机立断的表示,自己不需要麻药,直接进行手术就可以。 那时候的红军条件艰苦,不能打麻药也就算了,就连截肢所用的工具都是一个非常简陋的木锯。 被截肢的贺炳炎就死死咬着毛巾,在完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用锯子进行了截肢手术,整个过程中,比刮骨疗毒都还要难捱。 但即便是这样的剧痛,他也始终神志清醒的坚持到结束,在手术结束后,许多战士也都听说了贺炳炎的这一壮举,对贺炳炎那是无比的崇拜。 贺炳炎小时候的生活并不好,他出生在一个十分普通的农民家庭中,在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开始为地主放牛来维持生计。 杀猪打铁什么的也都干过,在他的生活中,充满着压迫,即便再努力,日子却始终都是那个样子。 贺炳炎心中始终憋着一股气,在看到有人被欺负的时候,贺炳炎也是毫不犹豫的就上前去帮忙。 这也让他养成了一副侠义心肠,在土地革命的时候,贺炳炎受到自己父亲的影响,也想要加入革命队伍之中。 而那时候的贺炳炎也才十五岁,父亲对他的决定十分不赞同,但是贺炳炎却也是一心想要加入。 最终还是贺炳炎还是加入了,还成为了贺龙的警卫员,贺炳炎之所以能有后来的成就,也少不了贺龙对他的培养。 在加入红军之后,贺炳炎的思想也逐渐发生了改变,一心一意的想要解放人民,让大家伙都能过上好日子。 每次有战争的时候,贺炳炎都是身先士卒冲入战场,胆子更是大,只身一人都敢提着刀冲上去,一手大刀更是一刀一个,把敌人给砍的是吱哇乱叫。 在贺炳炎的右臂截肢之后,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练习左臂,虽然不如右臂那样熟练,但贺炳炎见到敌人依然敢提着刀冲上去。 在敌人惊恐的目光中,结果了不少敌人的性命,纵使不熟练左臂,却也威势不减。 在攻打固关的时候,解放军的武器已经十分先进了,马家军在面对我军的时候本身就已经处于弱势。 马步芳手底下的十四旅骑兵团,在以往的战场上可以说是所向披靡,让不少人都吃了亏。 这次解放军攻过来,马步芳原本是没放在眼里的,只是当真正开打之后,才发现现实和想象完全不同。 战争状态更是呈摧枯拉朽之势,只不过被打的溃不成军的,是马步芳的骑兵团。 贺炳炎带着战士们,在骑兵团一过来,二话不说就开炮,专门对准那些指挥战斗的指挥部,在战术方面更是运用到了极致,再加上解放军的精妙配合,最终马步芳手下的兵也就坚持了大概一天时间就被全灭。 也是从这一战开始,马步芳的败局就已经注定,更是在解放军的威慑之下,干脆逃了。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

0 阅读:4
寂影随风舞袖如

寂影随风舞袖如

寂影随风舞袖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