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同居你敢信吗?1928年,才女丁玲同时爱上了两个男人,并提出了三人同居,不可思议的是,她的想法竟然实现了。 丁玲,原名蒋伟,1904年出生在湖南一个地主家庭。小时候家里条件还不错,但她妈是个进步女性,思想开明,丁玲从小就受这影响,骨子里有点叛逆劲儿。到了20年代,她跑到上海、北京这些大城市闯荡,接触新文化运动,脑子里的想法越来越大胆。她不光是个作家,还特别敢活出自己想活的样子。那时候的女人,大多被传统观念绑得死死的,可丁玲不吃这套,她要自己说了算。 1928年,丁玲24岁,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才女。她写的小说,比如《莎菲女士的日记》,特别抓人眼球,讲的是女性内心那种复杂又真实的情感。她不是那种扭扭捏捏的文艺女青年,而是敢想敢干的主儿。所以,当她搞出“三人同居”这出戏,很多人惊讶归惊讶,但想想她性格,也就不奇怪了。 先说胡也频。这家伙是丁玲的初恋,也是她后来的老公。胡也频1896年出生,比丁玲大8岁,是个文学青年,长得挺斯文,写文章也有一手。1924年,丁玲在上海认识他,俩人很快好上了。那时候丁玲刚从湖南跑出来,满脑子新思想,胡也频对文学的热情跟她很搭。俩人聊得来,也有共同目标,感情发展挺顺。1927年,他们还生了个女儿,叫蒋祖林,日子过得像模像样。 再说冯雪峰。他1903年出生,比丁玲小一岁,也是文学圈里的人,浙江人,性格有点内敛,但思想激进。他跟丁玲认识是因为文学活动,后来慢慢熟起来。冯雪峰跟胡也频还是好哥们儿,三人经常一起聊文学、聊理想,关系特别铁。冯雪峰对丁玲有好感,但一开始没啥越界举动,毕竟胡也频是他兄弟。 1928年,上海的文艺圈热闹得很,丁玲、胡也频、冯雪峰仨人几乎天天混一块儿。那时候,他们仨都穷,租了个小房子凑合住,省钱是原因之一。但感情这事儿就复杂了。丁玲对胡也频有深厚感情,毕竟是初恋加老公,可她又觉得冯雪峰身上有种特别吸引她的气质——可能是那种内敛又热血的劲儿。她不想放弃谁,干脆提出:咱仨一起过吧! 这想法在今天听起来都炸裂,何况1928年?那时候社会风气保守,别说三人同居,女人离婚都得被戳脊梁骨。可丁玲不在乎,她觉得爱情不该被框死,凭啥非得选一个?胡也频和冯雪峰居然也同意了。胡也频可能是因为爱丁玲,不想失去她;冯雪峰呢,也许是友情加爱情混一块儿,脑子一热就点头了。 别以为这仨人天天卿卿我我,现实可没那么美。住一块儿后,生活琐事就来了。谁做饭?谁洗碗?钱不够咋办?丁玲是女的,但她可不想当老妈子,三人分工还算公平。可感情上呢?丁玲跟胡也频是夫妻,晚上睡一块儿,冯雪峰咋想?有时候丁玲跟冯雪峰聊得火热,胡也频心里又啥滋味?表面上仨人和平共处,但暗地里肯定有拉扯。 他们仨都不是普通人,脑子里装的不是柴米油盐,而是文学和革命。1928年正是国共分裂后局势乱的时候,左翼思想在文艺圈流行。丁玲他们聊的多是社会变革、文学使命啥的,这让他们关系没彻底崩。但时间一长,感情上的微妙还是藏不住。丁玲自己后来也说,这段日子“乱糟糟的”,她想自由,却发现自由也有代价。 这三角关系没持续太久。1930年,胡也频因为参加左翼活动被国民党抓了,1931年被枪毙,死了才35岁。丁玲这时候怀着二胎,打击特别大。她跟胡也频的感情是真,胡死后她伤心了好久。冯雪峰呢?胡也频死后,他跟丁玲的关系也没再往前走。冯雪峰后来回了浙江老家,结了婚,过自己的日子。丁玲带着孩子,继续搞写作和革命,三人同居就这么散了。 为啥散了?一方面是外头的事儿——政治斗争把人拆开了;另一方面,感情这东西,仨人凑一块儿终究不稳。丁玲再大胆,也没法真把仨人的心拴一块儿。胡也频和冯雪峰也不是啥坏人,就是普通男人,面对这局面也没招儿。
三人同居你敢信吗?1928年,才女丁玲同时爱上了两个男人,并提出了三人同居,不可
浅笑对风吟
2025-04-16 18:03:56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