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深夯储能“护城河”

新浪财经 2025-04-16 21:45:59

在储能这个超级赛道中,晶科能源拥有着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曾连续六年蝉联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冠军,N型组件最近三年更是牢牢占据第一的宝座。

图源/晶科能源

文/王璟编辑/杨倩

来源/储能严究院

在光伏之外,晶科能源正在绘织着一幅储能“画卷”。

自2018年布局储能业务以来,这家光伏巨擘便将储能视为“第二增长曲线”。

在储能这个超级赛道中,晶科能源拥有着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连续六年蝉联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冠军,N型组件最近三年更是牢牢占据第一的宝座。

凭此,晶科储能采取“光储融合”作为其核心战略,同时借助母公司的全球化布局,在储能赛道上取得了不菲的战绩。过去一年,该公司在工商业储能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出货量持续攀升,成为行业黑马。

而在不久前,该公司对外发布全新一代蓝鲸SunTeraG36.25MWh电池储能系统,凭借高安全、长寿命、智能化,进一步夯实了其“护城河”。

01发布“蓝鲸”新品

晶科储能最新发布的蓝鲸SunTeraG3储能系统在性能上实现了显著提升,充分满足了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该系统采用20尺标准集装箱设计,额定容量高达6.251MWh,循环寿命超过10000次,循环效率达95%以上,显著提升了全生命周期(20年)内的放电量。

此外,该系统具备IP55防护等级、C5防腐等级,并支持最高4000米海拔不降容运行,适应各种极端条件,极大拓展了应用场景。

储能系统的安全性是行业发展的底线。据悉,晶科蓝鲸SunTeraG3构建了全方位防护体系,从结构安全、电气安全到消防安全,层层递进,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结构安全:晶科独创电芯至系统五级防护架构,支持电芯级异常预警、箱体2小时防火,并配备系统级消防气体抑制,杜绝隐患蔓延。

电气安全:采用三级熔断技术精准切断故障电流,结合簇级漏电实时检测,确保电流系统稳定可控。

消防安全:实现pack级消防、仓级气体消防、仓级水消防三级防护,从微观电芯到宏观系统,全面保障安全。

晶科储能产品总经理吴殿峰表示,储能系统的电气安全问题尤为关键。由于储能与电网相连,易受雷击等因素影响,若处理不当会导致电柜安全风险。

“为此,晶科从电气安全和结构安全等多方面考量,尤其在电气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进行漏电流连续检测(很多同类产品无此绝缘连续检测),研究直流电路中的弧光检测,通过这些技术集成实现安全保护。注重前期预警与保护,同时配备常规消防抑制系统。”吴殿峰说。

在智能化管理与全生命周期运维方面,晶科蓝鲸SunTeraG3通过全栈自研的“端-域-云”一体化架构平台,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运维体系。

基于云计算安全体系,晶科构建了从端到云的整体数据安全保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满足ISO27001标准,JKOS安全架构符合IEC62443标准,已服务全球数百个储能项目。

这种智能化管理不仅提升了储能系统的运行效率,还显著降低了运维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经济的储能解决方案。

晶科能源在储能领域的技术优势还体现在其自研电芯上。不仅满足了自身储能项目的需求,还通过大数据模型实现了对电芯寿命和安全性的精准预测。

这种垂直整合的模式使得晶科在电芯管理、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上具备独特优势。此外,晶科在储能技术上布局了大量专利,进一步巩固了其技术“护城河”。

针对当前行业内大容量电芯愈演愈烈的现象,吴殿峰指出,“单纯提高电芯能量密度并非好事,虽然能降低初始成本,但会引发散热和安全问题。而且初始成本降低不意味着能给客户带来最终真正收益,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才是关键”。

他表示,晶科也在关注大容量电芯,并推出了6.25MWh产品,因为当前行业配套的液冷管理和电器元件已达到一定成熟度。

但从长远看,储能行业应更注重提升效率、优化削减曲线等能为客户带来实际经济价值的核心指标。

02深夯“护城河”

倘若要总结晶科储能的“护城河”,那么“光储协同,全球布局”将是其核心所在。

事实上,晶科将储能定位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枢纽”,持续推进光储一体化。

通过深耕工商业储能市场、协同光伏业务发展以及前瞻性战略规划,晶科储能对准储能这个“城墙口”发起猛烈攻势。

晶科储能中国区总经理段虎子对「储能严究院」透露,晶科储能2025年能实现高速增长,进一步显著提升市场份额。这一增长目标的制定,主要基于中国储能装机量的持续攀升以及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

得益于晶科能源布局海外数十年的经验,晶科储能也在不断进军海外市场。自2011年进军中东市场以来,经过十余年精耕细作,2023年晶科能源已占据该地区超过半壁江山的市场份额。

截至2023年末,这家光伏巨头先后在马来西亚、美国、越南等地建成海外生产基地,并在全球10余个国家设立销售子公司,境外营收占比超过60%,构建起成熟的国际化运营体系,持续彰显其海外市场的强劲渗透力。

2024年7月,该公司与沙特阿拉伯达成重要合作,共同投资建设10GW高效电池及组件项目,旨在打造中国光伏制造商规模最大的海外制造基地,进一步夯实区域产能布局。

不久前,晶科能源在沙特再度成功中标1.75GW光伏项目,印证其重点市场的议价能力与项目执行能力。

实际上,不论是光伏业还是储能,晶科成功背后都离不开创始人李仙德的战略规划。这位光伏大佬在战略上似乎总是有着远超他人的前瞻视野。

从早期预判光伏技术迭代趋势,到如今锚定海外市场与储能赛道的二次增长极,其“不要高估一两年的动荡,而低估未来10年的趋势”的商业哲学,贯穿于晶科从光伏制造向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的全过程。

在李仙德的战略蓝图中,储能业务不仅是光伏产业链的自然延伸,更是重构全球能源格局的关键拼图。

谈及未来规划,段虎子指出:“光伏与储能业务的客户群体高度重合,在渠道复用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基于这一特性,我们希望继续在各地区增加客户粘性,为更多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产品。”

在储能业务推进上,晶科已充分依托近20年光伏行业积累的海内外渠道优势,尤其在江浙沪、广东等工商业储能需求旺盛区域,通过渠道裂变与资源整合策略,联合资方、EPC及供应链构建产业联盟,加速储能产品的市场推广。

当前,技术研发、品牌信誉、成本控制共同构成晶科储能的三大核心竞争力:其研发体系覆盖电芯、PCS、EMS、BMS等关键技术领域,通过持续创新推动产品性能迭代;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设计,搭配成熟的全球服务网络,有效保障项目交付质量;而贯穿全产业链的成本管控能力,更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除锂电池外,晶科储能还关注液流电池、制氢制氨等长时储能技术,积极跟踪行业前沿,准备未来技术迭代。该公司认为,储能容量增大并非唯一发展方向,更应关注效率提升和全生命周期经济性。

此外,晶科储能深知行业同质化的风险,因此在应用场景上不断创新。

在吴殿峰看来,“赢得场景者赢天下”。他指出,未来储能市场的竞争将聚焦于对细分场景的深度挖掘,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储能技术路线。

例如,晶科在零碳园区、虚拟电厂等领域的布局,正是其差异化竞争策略的体现。通过光储融合、直流侧储能等技术路线的探索,晶科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技术附加值,还为客户创造了更大的经济价值。

经过多年布局,晶科储能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完善的渠道资源和全球化市场布局,已进阶为储能行业的领军者,多次入选BNEFTier1全球一级储能厂商榜单。

随着储能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持续提升,依托“技术+渠道+制造”的全链条优势,晶科储能将爆发出更大增长潜力。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