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凤首扁盉|宝鸡青铜博•逨盉
坚持走路
2025-04-16 21:56:16
P2-4,凤首扁盉
P5-13,逨盉
【P2-4,凤首扁盉】
西周
商周贵族行“沃盥之礼”,也就是洗手,需要用盉从上向下浇水洗手,洗手水落入盘中;盉与盘相配构成一整套行“沃盥之礼”所必需的重要器皿。
这件西周晚期铜盉为极少见的扁盉,通高44.5厘米,为目前所见形体最大的古代青铜盉之一。
它的装饰十分复杂而精彩,盖纽为一只大型凤鸟,双翅上翘。凤鸟身上又有一只勾喙的小鸟,被一只回首卷尾的虎抓住,虎前后腿回环成为穿孔,通过穿钉使器盖与下方的把手相连接,上下扭运灵活,设计十分巧妙。
【P5-13,逨盉】
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一前782年)
2003年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
通高48.5厘米,长52厘米,重12千克
整体为扁圆鼓状,用一只立体凤鸟造型作为盖顶,四周辅以虎纹、龙纹装饰,器身与盖以虎形链及双环相连。老虎歪头作向上攀爬状,憨态可掬,悠然自得,却不失兽中之王的威严。
从铭文得知,逨盉是单氏家族第八代子孙逨为祭祀皇高祖单公而做的一件礼器。
逨盉器盖内铸铭文3行20字:“速作朕皇高且单公圣考尊盉,其万年子孙永宝用。”
单氏家族是西周时期一个声名显赫、荣光绵延200余年的家族。
逨盉将天上飞翔的凤鸟、水中遨游的巨龙、地上奔跑的老虎巧妙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幅龙腾虎跃凤呈祥的精彩画面。
一件青铜器上,有龙(龙腾)有凤(凤呈祥)有老虎(虎跃)。
[一R] 盉身扁圆,纹饰是“盘龙”。器身由四个龙首形的“腿”支撑;
[二R] 凤鸟昂首挺胸,勾着嘴,展着翅;
[三R] 老虎是一个连接,连接凤鸟的盉盖和龙首形鋬,这种设计实用精美;
[四R] 鋬是“吞云吐雾”的龙首形状;
[五R] 盉的流“挺拔”,是张着口的小兽。
2003年1月19日,宝鸡眉县马家镇杨家村的5位农民在取土时,意外发现一处西周青铜器窖藏,共出土青铜器27件,包括12件铜鼎、9件铜鬲、2件铜壶、1件铜盉、1件铜盘、1件铜盂和1件铜匜。其上均有铭文,共计4048字。这是中国考古史的重大发现。
杨家村一带先后于1956年、1972年、1986年、2003年4次发现西周青铜器窖藏。窖藏中的青铜器均为单氏家族所有。
杨家村一带曾是西周王朝的养马基地。这里北依周原,南濒渭水,有较为开阔的河谷台地又地处汧渭之间,东距丰镐二京,东北距周人故都岐周甚近。学者认为,这里位于关中西部,粮草腴集,是西周征伐荆楚的准备基地。“执驹”之礼曾在这里隆重举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