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中国的美国化工巨头被端了!中国再次对精准打击美国“要害”,就在8天前,这个成

有意义的旅行 2025-04-16 22:20:11

扎根中国的美国化工巨头被端了!中国再次对精准打击美国“要害”,就在8天前,这个成立223年的美国老牌企业杜邦被立案调查,他垄断着全球79%的芯片抛光垫,连F35战斗机材料都得靠它供货。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还记得那个出现在你课本上,号称“美国最老的公司之一”的杜邦吗?没错,就是那个搞火药起家的老牌化工巨头。 这家公司活了223年,活得比美国历史都久,一直牛气哄哄地在全球横着走。 可你敢信?这个巨无霸,最近在中国,被立案调查了! 而且,不是一般的小打小闹,是以“反垄断”的名义,直接把它在华的业务查了个底朝天。这下,杜邦彻底坐不住了。 杜邦到底有多牛?简单点说,它不是卖洗洁精的,它是直接参与“芯片战争”的角色。 你手机、电脑、甚至战斗机上面的芯片,在制造过程中都需要用到一个东西,芯片抛光垫,听起来不起眼对吧?但这玩意儿就是芯片制程中的关键耗材,搞不好,芯片就做不出来。 而全球这个东西的供应,有79%是杜邦一家承包的! 你没听错,全球79%!这已经不是垄断了,是王炸级别的技术封锁。 更夸张的是,连美国自己的F35隐形战斗机,材料都得靠杜邦提供。这么一家公司,深耕中国市场二十多年,悄咪咪地扎了根,占了不少我们高端产业链的“卡脖子”位置。 就在8天前,中国官方一句轻描淡写的“反垄断调查”,把杜邦在中国的所有相关业务拉进了聚光灯下。 别看表面是“反垄断”,但背后藏着的含义非常清楚——技术垄断、产业渗透,还有,美国军工资本的影子。 毕竟,一个掌握全球芯片关键材料、还参与高端军工合金、特种材料供应的美国企业,长期扎根中国,对我们的高端制造业影响极大。 更何况,这可不是第一次了。美国人从来不把“商业”跟“国家利益”分开看——你以为他们来中国做生意,是纯粹来赚钱的?图样了,他们更看重的是卡你脖子,顺便摸清楚你有多少底牌。 这次中国的出手,就是对这种“笑里藏刀”式的外企态度,一个明确的回应:不欢迎,也不惯着! 有人可能会问,不就是一家外企嘛,有必要这么上纲上线吗? 兄弟,真不是我们玻璃心。你想想,这些年来,很多外企一边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一边在背后配合“技术封锁”、“供应限制”、“产业脱钩”…… 你吃着中国饭,还要砸中国锅,这谁能忍? 杜邦的这次被查,其实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次精准出击。敲的是杜邦,震的是整个在华外企圈子。 意思很明显:你可以来中国赚钱,咱们敞开市场欢迎你。但别想着搞垄断,更别妄图通过商业渗透,干预中国的核心技术发展。 说白了,你是来做生意的,不是来搞渗透的。 再往深里看,其实这件事也可以和中国这两年的一系列操作串联起来。 比如,前阵子中方推进“自主可控”芯片战略,再比如很多地方政府推动国产替代计划,再加上这次对杜邦的查处,其实都在释放一个信号: 我们要的不只是市场安全,而是产业安全、技术安全、国家安全。 以前我们缺技术,就得忍气吞声请外企进来;现在我们手里有底牌了,就该开始清理门户了。 这波对杜邦的精准打击,不光是遏制垄断,更是掐掉了一个深藏在我们核心产业链里的“美国要害节点”。 后面会有更多“杜邦”倒下吗? 答案是:很可能。 因为中国这次明显不是“动个样子意思一下”,而是实打实在清洗影响核心安全的外资企业。 在这个越来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的策略变得越来越清晰:不能靠别人喂饭吃,也不能把自己的命门交给外人捏着。 杜邦,只是一个开始。 说到这儿,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感慨:这世界变得太快了,连一个223岁的美国巨头,也会栽在中国手里。 但说到底,这才是中国真正开始“技术自立”的标志。 未来的中国,会有更多“杜邦”式的清算,也会有越来越多“我们自己的杜邦”站起来。 一场技术上的“脱钩换血”,正式拉开帷幕,记住这个时间,记住这个名字:杜邦,终于被中国收拾了。

0 阅读:367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61

用户10xxx61

2
2025-04-17 06:11

经济战打得越很,对中国越有利,重新构成新的经济生物链,

有意义的旅行

有意义的旅行

有意义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