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银汇理基金的处境相当艰难。
一方面,由于业绩表现不佳,农银汇理基金旗下多只基金被基民抛弃,并一步一步沦为了“迷你基”。
比如在开头提到的农银红利甄选混合基金,仅成立8个月便因规模连续低于5000万濒临清盘红线。资料显示,2024年至今农银汇理旗下已有农银医疗精选、农银国企优选、农银先进制造等至少6只基金因规模或持有人数不足而终止运作,另有近10只产品徘徊在清盘边缘。
另一方面,近年来农银汇理基金人事变动十分频繁。据媒体统计,2021年以来,农银汇理基金经历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多轮换血:原董事长许金超、原总经理施卫相继离任,2023年8月副总经理刘志勇离职,同年10月农行财富管理专家陈晓东空降,后补位副总经理。
作为背靠农业银行的国有大行系公募基金,农银汇理基金有着强大的背景实力,为何其也会陷入困境之中呢?这背后或许跟其一直处于“垫底”位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银行系基金共有15家,其中五大国有大行梯队包括工银瑞信基金、农银汇理基金、中银基金、建信基金和交银施罗德基金,相比起其他四家国有大行的银行系公募,背靠农业银行的农银汇理在近几年一直处于垫底的位置。
以最直观的业绩作为对比,根据农业银行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农银汇理基金2024年的净利润为2.48亿,同比下滑20.26%。
与此同时,老大哥工银瑞信基金2024年的净利润为21.1亿,同比增长8.65%;中银基金2024年的净利润为7.9亿;建信基金2024年的净利润为8.44亿,同比下滑4.42%;交银施罗德基金2024年的净利润则为8.79亿,同比下滑26%。
相比于其他的银行系基金而言,农银汇理基金也更显“佛系”。比如,在2020年赵诣拿下冠军基金经理后,农银汇理基金并未“趁热打铁”发行新基金。Choice数据显示,2020年农银汇理仅发行7只基金,没有一只基金属于赵诣管理;而据媒体统计,从2021年到2022年10月农银汇理基金成立的基金数量仅为11只、9只;同一时期老大哥工银瑞信新成立基金分别为96只、33只,数量远超过农银汇理基金。
整体而言,农银汇理基金目前的艰难处境是其一手造成的,在各大公募都力争规模上升的背景下,这种“佛系”的管理理念自然留不住人才。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