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称中国为“敌对贸易国家”,孙玉良:“弃约精神”能走多久】
美国总统特朗普把自己当成了“土皇帝”,他的嘴就是“圣旨”,一日一变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最新的动态是,特朗普把对中国的部分产品关税提高到245%,而且称中国为“敌对贸易国家”。特朗普的反复无常,使世界处于巨大的不确定之中,没有人摸得清特朗普的头脑。“一只笔签下去,一条推特发出来”成为每天记者最关注的新闻,以前美国总是谈“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现在的美国一反常态,“契约精神”变成“弃约精神”,要砸烂“旧世界”构建唯我独尊的“美利坚帝国”节奏。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特朗普展现出这种“大无畏”气魄,只不过呢,他的目的很难得逞,特朗普早在2018年上一任时就开打对华贸易战,以“301调查”为依据,奉行“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其实那时候就将中国定义为“敌对贸易国家”,试图通过经济施压迫使中国让步了。中美贸易战打了这么多年,中国已摸准了特朗普的脉搏,对付起来不慌不忙。一是通过“一带一路”和“内循环”战略分散市场风险,二是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快速进步(如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成为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底气。相反美国倒慌了手脚,试问关税提高到245%与145%有啥区别呢?无非是促进“中美脱钩”。中国已未雨绸缪全面布局,懒得理美国这一套了。
美国这样做,首先反噬了自己,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成为这次关税大战的直接受害者,引发美国国内强烈反弹,那1300多场反特朗普示威游行就是实证;其次,美国放弃了“契约精神”,等于主动放弃了所谓“世界领袖”的地位,那套“黑老大”式的“美国优先”政策即便在盟友那里也是行不通的。西方国家过去是以美国为“民主灯塔”的,认为美国点亮的是民主、自由、平等、法治与契约精神,现在特朗普把这些都放弃了,既不民主也不自由,既不平等也不法治,连WTO的国际贸易规则也不讲了,讲的是实力的“任性”,讲的是“美国优先”,靠威权强迫全球“选边站”,将世界人为分裂为中美两个世界,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潮流而动。
特朗普的做法,迫使世界各国进入艰难抉择与应对阶段,有的国家选择“跪下”任人宰割,有的国家试图在中美之间保持战略平衡。比如越南,虽然面对美国的关税制裁无可奈何,但另一个选择是更加亲近中国,在中美之间“中国优先”;东盟国家大多反对“选边站”,强调多边合作的重要性,巴西“趁虚而入”强化了与中国的经济联系。美国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民主党就坚定反对共和党,久不发声的美国前总统拜登站了出来反击特朗普,美国前财长耶伦早在2023年就表态称中美“脱钩不现实”,与特朗普一度关系紧密的世界首富马斯克也与特朗普马上分道扬镳。对于坚定跟在美国后面制裁中国的国家,中国则采取了坚决反制措施,比如对于奥地利,中国取消了10亿欧元的基建项目,暂停了5G合作,停止了高铁技术输出。
历史的教训警示:霸权思维终将被时代抛弃,唯有共赢方能通向未来。特朗普奉行的对华贸易战开启了全球经济秩序重构的序幕,其代价将由全球共同承担。中美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任何“脱钩”尝试都将撕裂世界经济。中美脱钩的本质是零和思维的产物,但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全球供应链的深度绑定,使得完全脱钩几无可能。孙玉良认为:特朗普的“政治短视”,给了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崛起的一个契机,美国奉行“弃约精神”不讲理,中国则奉行“契约精神”讲诚信;美国奉行实力为先、美国优先,中国则奉行不管大国小国一律平等,互利共赢;美国人为制造全球分裂零和博弈,中国则奉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靠“一带一路”深化与他国关系。孰胜孰败,谁更能赢得人心,一目了然。
突然想起了《三国演义》中弱小的刘备面对强大的曹操之谋略,他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以操反,事乃可成耳”。特朗普“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美国必败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