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里的风,向来是带着脂粉气的。这脂粉气里又夹着血腥味,只是人们不大觉察罢了。

冬灵看趣事 2025-04-17 11:54:39

长安城里的风,向来是带着脂粉气的。这脂粉气里又夹着血腥味,只是人们不大觉察罢了。

李隆基赐死杨玉环那日,据说是个晴天。马嵬坡前,士兵们喧嚷着要杀杨国忠,继而连贵妃也不放过。皇帝老儿在帐中踱步,起初是不肯的,后来竟也允了。那三尺白绫套上玉颈时,不知他可还记得"在天愿作比翼鸟"的誓言?横竖是记不得了,江山与美人,向来是前者要紧。白乐天写《长恨歌》,偏说他们情比金坚,我疑心这不过是文人的痴想。你看,死到临头,谁还顾得上谁呢?

韦氏毒杀中宗,更是直截了当。那碗饼饵,是她亲手捧上的罢?想当年李显被废为庐陵王,韦氏随他流放房州,患难夫妻,何等恩爱。后来还朝复位,韦氏渐渐跋扈起来,竟至于在饼中下毒。中宗食毕腹痛不止,韦氏却假意惊慌,延医诊治。医者把脉,已知中毒,却不敢言,只开些无关痛痒的药方。中宗辗转床褥,七窍流血而亡,临终前可还认得枕边人?大约也是认不得了。

这些事史书上记得分明,却又写得含糊。史官们总爱说"祸水误国",把罪过推给女人。杨妃如何狐媚,韦后如何淫乱,仿佛男人都是无辜的羔羊。我看未必。若无李隆基的昏聩,杨玉环何至于死?若无李显的纵容,韦氏又哪来下毒的胆量?男女之事,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到后来却变成你死我活,倒也有趣得紧。

如今长安城里的风依旧在吹,吹过兴庆宫的残垣,吹过太极殿的废础。那些个海誓山盟,那些个柔情蜜意,早被风吹散了。人们只记得马嵬坡前的白绫,只记得那碗要命的饼饵。其实何止帝王家?寻常百姓的姻缘,不也多是开头甜如蜜,结尾毒似鸩?只不过死得没那么热闹罢了。

男女之间,爱的时候是真的爱,恨的时候也是真的恨。爱与恨之间,不过隔着一层薄薄的——心。

不忘初心,白头到老。

一旦变心,家破人亡...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冬灵看趣事

冬灵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