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是建安七子之首,关于他有几件趣事,值得说一说。王粲少时即有才名,博闻强记,有过目不忘之才。
史书记载了两个小故事,可以说明王粲记忆力超群。一天,王粲和友人同行,看见路边有座古碑,就站在那儿朗读起来,读完一遍之后。友人问他:“你能背诵吗?”王粲回答:“能。”友人当即叫他转过身去背诵碑文,结果一字不差。
又有一次,王粲看别人下围棋,有人不小心碰乱了棋子,他说能帮着人家按原来的局势把棋子重新摆好。下棋的人不信,拿出块手帕盖在棋盘上,让他换个棋盘重摆,结果,连一个摆错的也没有。王粲就是这样博识强记。
建安二十二年正月二十四日(217年2月17日) ,王粲在返回邺城途中因感染疾疫而逝,时年四十一岁。曹丕亲率众文士为其送葬。为了寄托对王粲的眷恋之情,曹丕对王粲的生前好友们说:“仲宣平日最爱听驴叫,让我们学一次驴叫,为他送行吧!”于是,一片驴鸣之声响起。这就是著名的驴鸣送葬。葬礼之后,曹植又作《王仲宣诔》,可见曹丕、曹植二人与王粲的交情确实非同寻常。
在文学上,王粲与孔融、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而王粲不仅名列七子,而且是其中成就较大的一个,与曹植并称“曹王”。梁朝大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赞誉王粲为“七子之冠冕”。同时,由于王粲的特殊经历和贡献,也使他成了中国古代幕府中的一名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