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多国加征关税能叫停关税的只有美债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之所以被美债市场“叫停”,

张慧林姐姐 2025-04-17 13:53:02

美对多国加征关税能叫停关税的只有美债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之所以被美债市场“叫停”,本质上是因为美债体系是其财政运作和全球霸权的核心支柱。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加征关税缓解财政压力,但这一政策反而冲击了美债市场的稳定性,暴露了美国经济的结构性脆弱性。

一、美债市场的“命门”效应:财政融资与利息成本的恶性循环

美债是美国政府维持财政运作的“血液”。截至2025年,美国联邦债务已达36万亿美元,占GDP的120%。政府每年需发行数万亿美元新债以偿还到期债务和支付利息。当美债遭抛售导致收益率飙升时,政府融资成本将呈指数级增长。例如,30年期国债收益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美国政府每年需多支付约6000亿美元利息。若长期维持高位,财政赤字将陷入“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甚至可能引发债务危机。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加剧了这一风险。一方面,加征关税推高进口商品价格,引发通胀压力,迫使美联储加息以抑制通胀,进一步推高美债收益率。另一方面,贸易战导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投资者对美债的避险需求下降,转而抛售美债寻求其他资产,形成“抛售-收益率上升-融资成本增加”的负反馈循环。

二、全球资本的“用脚投票”:美债抛售的连锁反应

美债市场的稳定性依赖于全球投资者的信心。当特朗普政府推行关税政策时,市场担忧贸易战升级会拖累全球经济,导致美债的避险属性减弱。2025年4月,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5%,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高,10年期收益率单周飙升60个基点,创40年来最大涨幅。这种异常波动反映出投资者对美元信用的质疑。

日本作为美债第二大持有国,其动向尤为关键。2025年4月,日本农林中央金库旗下对冲基金因投资失败抛售约700亿美元美债,导致美债利率飙升20余点,美国政府凭空增加7000多亿美元外债负担。尽管日本政府否认主动抛售,但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其他国家可能跟风减持,进一步冲击美债市场。

三、美元霸权的根基动摇:去美元化与国际货币体系重构

美债的全球地位与美元霸权紧密相连。长期以来,美债被视为“无风险资产”,是各国央行外汇储备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加速了“去美元化”进程。截至2025年,全球央行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已降至58%,为25年来最低。俄罗斯、伊朗等国已基本清空美债,转向黄金和人民币。

更严重的是,贸易战促使多国探索本币结算机制。中国与俄罗斯、伊朗的能源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比例已超过40%。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提速、中日韩自贸区推进等动向,进一步削弱了美元的国际支付地位。若美债失去避险属性,美元霸权将面临根本性挑战,美国通过金融手段收割全球的能力将大幅下降。

四、政治与经济的博弈:特朗普政策的“骑虎难下”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陷入“政治目标与经济现实”的冲突。一方面,关税被包装为“保护美国制造业”和“减少贸易逆差”的工具,但实际效果适得其反。2024年美国货物贸易逆差达1.21万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59%。另一方面,关税推高企业成本,导致美国消费者物价上涨,失业率上升,引发国内企业和选民不满。

美债市场的动荡成为政策转向的导火索。当3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5%时,华尔街金融巨头公开批评关税政策“缺乏经济逻辑”,贝莱德集团警告可能重演2008年金融危机。共和党内部也出现分歧,部分议员担忧关税政策损害美国金融体系。在此压力下,特朗普被迫暂停关税,试图通过90天缓冲期稳定市场信心。

五、美债危机背后的结构性困局

美债市场的脆弱性本质上是美国经济“债务驱动增长”模式的必然结果。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能解决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反而通过冲击美债市场加剧了系统性风险。这一事件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美国的全球霸权建立在美元和美债的信用之上,而任何动摇这一信用的政策都将反噬其自身利益。未来,若美国无法有效控制债务规模并修复全球投资者信心,美债危机可能成为其霸权衰落的“阿喀琉斯之踵”。

0 阅读:0
张慧林姐姐

张慧林姐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