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台湾老兵带着妻女回大陆看望原配妻子,没曾想,等了他50年的原配妻子,见到他后,竟然冷漠地说道:“你走吧,我和你没话可说。” 1948年,国共内战进入最后阶段,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在这场动荡中,无数军人被迫离开家乡,前往台湾。他们在台湾定居的地方被称为"眷村",这里居住的都是从大陆各省撤退过来的军人及其家属。 蔡国栋就是这场历史浪潮中的一个普通军人。作为一名空军飞行员,他跟随部队撤退到台湾,留下了年迈的父母和妻子刘金娥在山东聊城的老家。当时的他可能以为分离只是暂时的,却不曾想到,这一别竟是五十年。 蔡国栋原名蔡保光,出生于1918年的山东聊城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村家庭。年轻的蔡保光心怀大志,渴望走出农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传统的父母希望儿子能安分守己地继承家业,于是在他16岁时,为他安排了与19岁的刘金娥的婚事。 刘金娥勤劳善良,把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深得公婆喜爱。但蔡国栋内心始终不满足于乡村生活,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中央国立大学,后来成为空军飞行员。 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蔡国栋开始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和不同类型的女性。在青岛工作期间,29岁的他遇见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蔡怡的母亲。两人一见如故,蔡国栋隐瞒了自己已婚的事实,追求并最终在1948年与她结婚。 在山东老家,刘金娥和蔡家父母一直以为蔡国栋是被迫离家,甚至不知道他是否还活着。刘金娥日复一日地照料着公婆,守护着这个家,希望有朝一日丈夫能够平安归来。 直到1979年,在台湾长大的蔡怡通过朋友找到了远在山东的爷爷奶奶,意外揭开了父亲藏匿多年的秘密。当蔡怡收到来自聊城爷爷奶奶的家书,得知二老虽已90多岁但身体尚好时,她非常高兴。然而信中还提到了一个叫刘金娥的女人,说她一直在等待蔡国栋回家,为他守了几十年的寡。 带着疑惑,蔡怡拿着信向父亲质问。事已至此,蔡国栋不得不承认自己在大陆还有一个结发妻子的事实。当蔡怡的母亲得知自己并非丈夫的第一任妻子时,难以接受这个晴天霹雳,与蔡国栋大吵一架。但经过几十年风雨的夫妻俩最终选择了和解,事情暂时告一段落。 1988年,随着两岸关系逐渐缓和,台湾当局放宽了赴大陆探亲的政策。年近七旬的蔡国栋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决定带着台湾的妻子和女儿蔡怡踏上回乡之路。 回到阔别半世纪的家乡,首先迎接蔡国栋的是噩耗——父母已经去世。尽管在1979年的家书中得知父母尚在,但在他能够回乡前,二老已经离世。这对蔡国栋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 村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童年熟悉的街巷已认不出模样,曾经的邻居要么离世,要么已搬迁他处。唯有父母的老宅依然静静地矗立着。 当蔡国栋一家人在祭拜父母的时候,一个角落里默默站着的老妇人引起了他们的注意。那位神情平静的老人,正是等待了他五十年的刘金娥。岁她静静地看着蔡国栋和他的台湾家人,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惊讶或激动。 蔡国栋很快认出了刘金娥,但他愣在原地,不知如何开口。现在的他,带着新的妻子和女儿站在曾经的妻子面前,这场面让他无比尴尬。刘金娥看出了他的窘迫,主动走上前来,简单地招呼了他一声,请他进屋坐坐。 就这样,五十年后的夫妻二人终于单独相处在老屋之中。令人意外的是,据蔡怡后来透露,在这次会面中,刘金娥对蔡国栋表现得异常冷漠,甚至对他说:"你走吧,我和你没话可说。" 更令人震惊的是,原来刘金娥早已从村里回乡探亲的人口中得知蔡国栋在台湾组建新家庭的消息,但她选择不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知情,包括蔡国栋的父母。 会面结束后,蔡国栋匆匆走出屋子,带着台湾的家人离开了老家,再也没有回来过。。 刘金娥继续留在老家,与蔡国栋的小妹相依为命度过余生。她坚守着这个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2007年,蔡怡代替已经不能远行的父亲回到老家,却得知刘金娥已经去世,被安葬在了蔡国栋父母的墓旁。
“谁敢搞台湾独立,那么就让他粉身碎骨!”英主持人提出:这是否不符合和平的要求呢?
【7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