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十几个小混混围住一个农民,要他交保护费,没想到这个农民竟是退役侦察兵,参加过越战,但他在最巅峰的时候选择退伍!
这个农民叫印法光,是有名的侦察英雄,他参加过越战,立下赫赫战功,不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时年23岁的印法光却选择退伍,这是怎么回事呢?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印法光所在的部队攻击受阻。为了了解这个越军阵地的情况,上级要求印法光深入敌后,抓一两个越军俘虏回来审问。
接到任务后,印法光带着五名侦察兵出发了,他们趁着夜色摸到了越军阵地附近,趴在隐蔽处观察这个越军阵地的情况。印法光的运气不错,深夜,有两名越军走出了阵地,还朝他们所在的位置走了过来。
印法光朝战友们比了几个手势,战友们心领神会,他们悄悄绕到了两名越军身后,将他们扑倒在地。
为了减少麻烦,印法光决定杀掉其中一个拼命反抗的越军,另一名越军比较配合,印法光给他堵上嘴,让战友夏华杰押着他往前走,他们准备返回部队驻地。
然而,由于抓俘虏的过程实在太顺利了,印法光和夏华杰等人犯了一个致命错误,那就是没有给这个越军俘虏搜身。起初,这个被俘的越军佯装老实,十分配合,负责押着他的夏华杰也就对他放松了警惕。
走着走着,这个越军俘虏突然掏出手榴弹,准备与夏华杰等人同归于尽。夏华杰看到越军俘虏拉响手榴弹时,脸色大变,他赶紧把越军俘虏推向一边,接着又迅速用脚把即将爆炸的手榴弹踢开。
这颗手榴弹被夏华杰踢开了好几米远,被俘的越军以及印法光等几名战友都没有事情,不过夏华杰的腿部被炸伤了,鲜血淋漓,伤势很重,急需治疗。
与此同时,附近的越军听到爆炸声,第一时间朝他们围了过来。印法光让其他战士给越军俘虏搜身,捆住他的手脚,把他带回去,而他自己则拿出止血带,给夏华杰处理伤口,接着就扶着他往部队驻地走。
谁知在返回部队驻地路上,他们遇到了一股巡逻的越军,这股越军还发现了他们,追击他们的越军也离他们越来越近。印法光指挥战士们且战且退,但夏华杰腿部负伤,需要有人搀扶,众人的行动受到很大限制。
夏华杰意识到,他腿部负伤,要是带着他,一个都走不掉,他突然喊道:“你们先走,我来掩护你们。”
印法光自然不肯抛弃战友:“要走一起走!”
“都死了,连长让我们抓的俘虏怎么办?部队还在等着我们的情报发起进攻呢!”夏华杰大喊。
印法光一愣,但还是不肯离开。
夏华杰拿出手榴弹,说:“再不走,就一起死!”
印法光一咬牙,带着俘虏和其他战友离开了。夏华杰为了掩护他们,拿着冲锋枪对着越军不断扫射,等越军围上来后,他拉响手榴弹,与越军同归于尽了。
回到驻地后,上级根据这个越军俘虏的交代以及印法光打探的情报,顺利拿下了这个越军阵地,印法光也是因此立下大功。然而,一想到夏华杰为了掩护他们而牺牲,印法光就十分内疚,他觉得自己对不起夏华杰。
印法光知道,夏华杰家里就他一个儿子,他的父母已经上了年纪,妹妹还在上学,家庭条件也很差。
反击战结束后,印法光放弃大好前程,选择退伍。连长见他只有23岁,极力挽留。
不过印法光决心已下,执意退伍。退伍后,印法光先是回到了老家,向自己的父母说明情况,随后,他来到了川东一个贫困的小山村里,他走到夏华杰的家里,他要帮牺牲的战友照顾他的家人。
夏华杰的父母得知儿子牺牲的经过时,虽然悲伤,但他们没有怪印法光,他们告诉印法光,他不必如此。
在夏华杰的父母看来,夏华杰的牺牲,和印法光没有关系,印法光还年轻,还有大好未来,实在没有必要留在这个贫困的小山村。但印法光认为,他对不起夏华杰,说什么也不肯离开,坚持留下来照顾二老。
夏华杰的妹妹夏华珍见印法光为人老实可靠,对他产生了一定好感,就提出要嫁给印法光。夏华杰的父母认为印法光的人品很好,把女儿托付给他,他们也可以放心,就极力促成这桩婚事。
1988年,印法光与夏华珍结为夫妻。
为了改善一家人的生活,印法光办起了鸡场,只可惜他运气很差,鸡场刚开设不久,就闹起了鸡瘟,印法光为此赔了不少钱。他又转行种蘑菇,蘑菇的产量虽然不错,但卖不出去,折腾了几次以后,印法光的积蓄所剩无已。1990年,印法光决定去重庆打工。
刚下火车站,印法光就遇到了十几个小混混,他们手里拿着家伙,向他索要保护费。印法光心想,这些混混肯定经常欺负老百姓,他决定给他们一点教训。
虽然对方人数占优,但印法光原来可是侦察兵,还上过战场,身手不凡,这些混混自然不是他的对手,印法光把几个混混打倒在地,狠狠地教训了他们一顿。
这一幕正好被一个富商看到了,在了解了印法光的事迹后,富商欣赏他的身手和人品,就邀请印法光当他的保镖,期间,富商还教印法光如何做生意。
在富商身边待了几年,印法光攒了不少钱,还跟着这个富商学了不少经商本领。后来,印法光开始自己创业,并小有所成,一家人的日子这才渐渐好了起来,他买了房子,还把自己的父母接过来一起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