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什么疯?竟然在家里养毒蛇!”1995年,吉林一名农妇救了一条毒蛇,3次放生

熹然说历史 2025-04-17 22:49:15

“你发什么疯?竟然在家里养毒蛇!”1995年,吉林一名农妇救了一条毒蛇,3次放生均以失败告终,无奈之下她只得把毒蛇养在家里,就这么坚持了12年,为此,丈夫和女儿纷纷搬离这个家,如今怎么样了? 在吉林叶赫镇的一个小山村,有着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农妇——王桂珍。2007年,村里人谈起她时,不是称赞她的勤劳,而是对她的另一个"身份"议论纷纷。 "你去王桂珍家没?她还在养那条蛇呢!" "听说她管那条蛇叫'宝儿',跟对自己孩子似的!" "那可是毒蛇啊,这是要命的事儿!" 王桂珍与丈夫黄长江原本是普通的农民夫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砍柴、种田、拔野菜是他们的日常。谁能想到,这样平静的生活,却因为一条蛇被彻底打破。 时间回到1995年的一天,王桂珍带着麻袋和锄头上山采野菜。走着走着,她听到附近树林中传来动静。循声望去,几个男人正拿着木棍和石头围着一个草坑猛打。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条一米多长的蛇被打得遍体鳞伤。 王桂珍心生怜悯,掏出随身携带的20块钱,向那些人开口: "你们别打了,这条蛇卖给我吧!" 那些人觉得奇怪,却也欣然同意。王桂珍将奄奄一息的蛇装进麻袋,小心翼翼地背回家。她本想等蛇伤好了就放生,哪知这一养,竟是十几年。 "你发什么疯?竟然在家里养毒蛇!"丈夫黄长江得知后勃然大怒。经过一番争执,两人约定蛇一好就放生。 出乎意料的是,这条蛇对王桂珍表现得异常温顺,任由她在身上涂药,即使是处理吻部的伤口,蛇也没有攻击她。 伤好后,王桂珍带着蛇到山上放生。可让她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蛇竟然回来了!就这样,王桂珍连续三次放生,蛇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这蛇一定是对我有感情了,"王桂珍开始将蛇当作自己的孩子,甚至给它起了个亲昵的名字——"宝儿"。 家里的气氛却越来越紧张。黄长江看到蛇,总是忍不住发抖,女儿则被吓得不敢回家。一家人的生活费本就拮据,王桂珍却每天从牙缝里挤钱给蛇买肉。 "这样下去不行,要么蛇走,要么我走!"黄长江终于爆发,扬言要和王桂珍离婚。一气之下,丈夫搬到了邻居家,女儿则去了姥姥家。 独自与"宝儿"相处的日子,王桂珍并不总是顺风顺水。有一天,因为缺少食物,饥饿的毒蛇突然改变了温顺的姿态,身子缩成一团,做出了攻击的姿势。王桂珍顿时僵在原地,冷汗直流。然而,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毒蛇似乎认出了她,慢慢恢复了平静。 这次惊魂未定的经历让王桂珍明白,再亲近的蛇也有本性难移的时候。她开始让"宝儿"自己外出觅食,这不仅减轻了她的经济负担,也给了蛇更多的自由。 在王桂珍坚持养蛇的这段时间里,一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了村民们的注意——村子里的老鼠泛滥成灾,田里的庄稼都遭了秧,准备的老鼠药也毫无效果。 "以前我们村里从不缺蛇,怎么现在老鼠这么多?"一位村民疑惑地问。 王桂珍抓住机会,向村民们解释:"自然界讲究平衡,蛇是老鼠的天敌。你们把蛇都抓光了,老鼠就没了天敌,自然到处乱窜,啃食庄稼。" 她不仅仅是说,还会当着村民的面将自己的蛇拿出来,鼓励人们抚摸它,消除对蛇的恐惧。慢慢地,村民们开始理解蛇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不再驱赶或捕杀它们。 这期间,黄长江时不时地回家看望王桂珍,一方面担心她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担心她和蛇相处会出事。但一次次的探访中,他发现妻子和蛇相安无事,甚至村里人都开始把伤蛇送到他们家救治。 "蛇真的没咬你?"黄长江不可思议地问。 "没有,你看,它还挺听话的。"王桂珍一边说,一边轻抚蛇的身体。 见证了妻子与蛇和平共处的场景,黄长江的态度慢慢软化。他开始帮助王桂珍照顾这些蛇,甚至和她一起向村民们宣传保护蛇的重要性。夫妻俩的关系也因此修复,一家人重新团聚在一起。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王桂珍和黄长江觉得饲养蛇变得吃力。他们咨询了专家,了解到蛇之所以能够回家,是因为蛇虽然视力差,但嗅觉和热感应能力极强,能够根据气味追踪回家。专家建议他们将蛇放到更远的山区,并确保那里有适合蛇生存的环境。 最终,在专家的指导下,王桂珍和黄长江找到了深山中一处适合的地方,将所有的蛇放生。这一次,蛇没有回来。那条陪伴了王桂珍12年的"宝儿",最后被送往了野生动物园,回归了自然。

0 阅读:74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