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多国加征关税
中国实力如此强大,为什么却连一个盟友都没有 ?当美国拉着32国海军在南海演习,俄罗斯忙着和白俄罗斯签军事协定时,有个问题却总让西方智库抓狂。 那就是手握全球最完整工业链,一年造舰吨位抵整个北约的中国,为何71年来从没正式结盟?
答案要从1969年珍宝岛冻土里挖出的苏联坦克残骸说起,更要看透深圳华强北商铺里藏着的"灭国级“阳谋。 1969年3月,黑龙江冰面上的一声炮响,彻底炸醒了中国人的结盟梦。苏军T62坦克的履带碾过珍宝岛时,距离中苏签订《友好同盟条约》才过去19年,那场零下42度的厮杀,让北京看透了真相:苏联所谓的“兄弟情谊",不过是冲着旅顺港不冻港来的算计。 更讽刺的是,当苏联在边境陈兵百万甚至计划核打击时,那个喊着"牢不可破友谊”的“老大哥",下手比美国还狠,这种背叛不是偶然。
1978年夏天,外交部收到阿尔巴尼亚的照会,要求中 国继续提供相当于全国GDP5%%的援助。要知道这个东 欧小国之前24年吃掉了中国100亿美元援助,用我们 的钢筋水泥建了17万座碉堡,结果这些碉堡的射击孔,后来全调转向了曾经的建设者。 更讽刺的是越南吃着中国50万吨大米,用着中国造的56式冲锋枪,转身就在边境埋下数万枚地雷。 1979年解放军攻入谅山时,缴获的大米麻袋上还印着“援越抗美"的红字,枪械编号显示正是1975年刚送去的崭新56式冲锋枪。
但真正让中国下定决心的是2022年俄乌冲突的世纪大考。 如果中俄真是军事同盟,中国每年2000亿美元的军费至少要被切走三分之一去填战争窟窿。这意味着福建舰电磁弹射器的研发要暂停,华为5G基站的铺设得减速,甚至SpaceX星链还没上天,我们的卫星计划就得给导弹让路。 更致命的是,欧盟每年5800亿欧元的贸易订单会瞬间蒸发,德国大众40%%的利润来自中国,法国空客35%%的客机卖往东方,这种捆绑比任何盟约都牢靠。
中国不结盟的底气藏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当德国人炫耀汽车工业,日本人显摆精密机床时,中国默默把全球75%%的盾构机订单收入囊中。当ASML卡住7纳米光刻机,中国半导体军团却在下饺子般量产28纳米芯片。当北约还在讨论弹药产能时,义乌小商品城三天就能出货50万顶钢盔,两周能包办整个中东战场的迷彩服。更让西方胆寒的是工业链的“灭国级"能力。上海振华港机垄断全球80%%港口起重机,宁德时代电池产能超过日韩总和,深圳大疆无人机谁用谁知道。 这种“我要打十个"的硬实力让结盟成了累赘。 就像珠三角的工厂不需要和谁拜把子,流水线转动的轰鸣声自然能让客户拿着订单排队到凌晨。
从朝鲜战场单挑17国联军到南海种岛震慑十国舰队,中国用血泪悟透了一个真理:弱国才需要抱团取暖,强者自成天下棋局。 当你在淘宝"下单"9.9包邮的国产芯片时,指尖划过的每个订单都在参与一场不签盟约的全球制霸。 这世上哪有什么永恒盟友? 看看山东舰甲板上的歼35,再看看新疆沙漠里的陆基中段反导试验场。中国用70年时间证明了一个真理:当你弱小时,盟友是昂贵的奢侈品;当你强大时,全世界都是你的客户。 最好的盟友永远是下一个更强的自己。大国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