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这两年,我的注意力从自媒体上偏移了。
主要是我们公司前年开了个小型酿造所,开始手工搓一些梅酒和果酒,我就去当酿酒女工了,也开发了一些配方。
哈哈,做产品真好玩,你都不知道,一个已经搞完的配方,怎么能出这么多问题。
已经上架的这个配方挺简单的,是一款焙茶梅酒,用的是我喜欢的「平野园」的焙茶。
味道,是简单的好喝。
品控,是不太的稳定。
上周的梅子跟这周的梅子不一样,这很正常,因为梅子在树上多挂了一周,它熟了。
我同事就和他不熟了,他说,配比一模一样,都没有变,怎么味道就不太对了呢。
对啊,大兄弟,梅子都变了,你还不调比例,你等啥呢。
而且,后来我们的焙茶,闻起来就没那么香了。
我才知道茶叶焙完火以后,是会退火的,如果焙得不好,它不但退火,它还返青,一股青草味儿就冒出来了。
我连夜学习茶叶的焙火技术!
(不是,我一做酒的。)
在茶行业的朋友的技术支持下,现在我们可以把任意茶叶炒成适合泡酒的样子。
后来没法解决的是产能问题,因为这个品,它爆了。
我觉得这里有很多运气的因素啊,不然总不能是因为我有实力吧,我没有啊。
台湾、香港、新加坡的客人,都下了订单,卖完了,又追加了大量订单。
我们在muji的活动上小范围试售了,后来,muji又给我们下了订单。
这个月开始,我们会在伊藤洋华堂上架,之后,还会在各个商超上架。
第一家上线的,是木场站的伊藤洋华堂,是一家很大很大的超市,我以前午休就很喜欢过来逛,他们的货架总是顶天立地,而且堆得满满当当。
当时我就想,如果世界末日到来,我就来这里抢物资。
他们给我们准备了一个顶天立地的架子,摆得满满当当,他们人真是太好了。
现在,只要我们产能跟得上,我们就有做不完的订单。
一开始,我很困惑,然后,有点惶恐,后来,有点飘,再后来,我麻了。
现在只想搞一搞品控和产能。
同事和我试图优化每一个流程,寻找新的梅子供货商,寻找新的酒标印刷厂,试图升级罐装设备和灭菌设备。
我们甚至想再建一个小厂,来解决产能的问题,好在,我们没钱。
今年我做了一些配方,意识到自己非常不成熟,也意识到,我其实是喜欢做产品这件事的。
我会成为一个产品经理。(?)
以前做博主的时候,只消费,不生产,只点评,不动手。久而久之,人就变得刻薄。
自己做一做就老实了。
而且老实了非常多,没事不敢在网上喷店了,怕店主去伊藤洋华堂买酒。
我开始知道,一个产品的产品力,会被各种各样的东西限制。
设备,原材料的成本,包装瓶的起订量,设计师的预算,一条一项,都把我卡得死死的。
不能上线的东西特别多,上线了的,问题也不少。
在被卡住的每一天里,我们日复一日的酿酒,
提升它的路还有很长,离做出来一款真正满意的东西,也还很远,我们都看不到头。
一想到这辈子都有事情干,我就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