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赵培宪被俘,日军捆住他的双手,把他押到训练场给新兵练刺刀,但被赵培宪察觉到了异常,他一把推开日军,转身跳进深沟中!
赵培宪,西安临潼人,1920年出生。
1937年1月,赵培宪参加红军。
赵培宪受过良好教育,是部队中少见的知识分子,入伍后,他被安排到朱德身边,担任文书工作。
1940年,朱老总返回延安前,把赵培宪推荐到了八路军野战政治部,赵培宪又在罗瑞卿身边工作。
1942年5月,日军发起“五一大扫荡”。
在这次扫荡中,八路军总部遭到重创,就连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都牺牲了。赵培宪在突围过程中,被日军包围,激战中,赵培宪寡不敌众,负伤被俘。
被俘后,赵培宪和300多名被俘的八路军被关在了太原工程队,这个太原工程队其实是一个战俘营,日军在周围修了电网和高墙,专门用来关押被俘人员。
在这里,赵培宪等被俘人员遭到了残忍的酷刑和非人的虐待,不过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动摇革命信念。
1942年7月,驻扎在太原的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团补充了200多个新兵,按照日军的惯例,新兵必须要有活人刺杀科目,于是,日军就把太原工程队战俘营的340多名八路军战俘当成新兵练习刺刀的活靶子。
为了避免战俘反抗,日军没有一次性把340多名战俘都押至刑场,而是20个战俘为一批带至刑场。
日军先是从战俘中拉出20人,手里挥舞着刺刀,强迫他们排成一列,接着剥光他们上衣,用绳索捆住每个人的双手后,就把这20名战俘带到训练场。
到了训练场以后,日本教官住冈义一对着新兵讲完刺杀要领,接着20个日军就从十几米外的地方,拿着刺刀怪叫着冲向20个战俘,在他们身上刺来刺去。
这些日军都是新兵,无法一击命中要害,有的战俘被他们刺了好几刀,都没有死去,但这个过程反而更加痛苦,许多战士都疼得忍不住惨叫起来。
一时间,训练场惨叫声连连,血肉横飞。
赵培宪是第三批被日军带到训练场的,虽然他不知道日军究竟想干什么,但他看到前面两批战友被日军带走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了,他心生不妙,他认为,这些战友已经遭遇不测,十有八被日军杀害了。
想到这,赵培宪不甘心坐以待毙。
日军原本准备用绳索捆绑赵培宪的双手,但轮到赵培宪的时候,绳子用光了,日军就从死去的战俘身上扯下一块布条,用布条捆住赵培宪的双手。
这块布条是粗布,而且还被鲜血浸湿了,所以在捆绑的时候,就难以绑紧,这就给了赵培宪逃跑的机会。赵培宪发现,他一用力,就可以把双手的布条挣脱,不过他没有贸然行动。
赵培宪知道,光是挣脱布条的束缚还不够,他必须想好逃跑的路线才行。在被押到训练场的路上,赵培宪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四周的情况,经过观察,他发现日军只围了训练场的三个方向,有一个方向没有日军。
赵培宪心生疑惑:“为什么这里没有日军?”
但赵培宪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现在,他只有往这个方向逃跑,才有一线生机,不然必死无疑。
不久,赵培宪就被日军带到了训练场,一个日军拿着刺刀,朝着赵培宪刺了过来,赵培宪先是挣脱了双手的布条,接着踹了他一脚,直接把他踹倒在地。
趁着日军还没有反应过来,赵培宪赶紧朝着没有日军的方向跑了过去。训练场的日军都是新兵,日本教官担心他们在训练时误伤自己人,就没有给他们的枪支填装子弹。等负责警戒的日军赶来时,赵培宪已经跑了一段距离,这时候,日军再开枪,也打不中他。
赵培宪一口气跑了三四百米,这才被迫停下脚步,这一刻,他终于知道日军为什么没有在这个方向设下警戒了,因为这里是一条绝路,在赵培宪面前,是一条深沟,有好几米深,就这样跳下去,非死即伤。
赵培宪回头看了一眼,日军距离他越来越近了,赵培宪认为,被日军抓回去,肯定活不了,与其如此,倒不如跳下深沟,或许才有一线生机。
这般想着,赵培宪一咬牙,直接滚下了深沟。
日军追过来时,只能举着枪,对着深沟胡乱射击,好在这些子弹没有打中赵培宪。尽管如此,赵培宪的情况不容乐观,他的双腿受了重伤,险些陷入昏迷。
赵培宪担心再次被日军抓回去,他折了一根树枝当拐杖,艰难地站了起来,他强忍着剧烈疼痛,拄着树枝一点一点往前走。日军认为,这么深的深沟,赵培宪跳下去绝对活不了,加上太原工程队战俘营还有很多战俘可以让他们进行刺杀训练,所以就没有追过来。
这样,赵培宪顺利逃过一劫。
他拄着树枝走了一段时间后,遇到了一个农民,这个农民知道八路军是打鬼子的好汉,所以就收留了赵培宪,还给他采草药,敷在他的伤口上。在这个农民的精心照顾下,赵培宪的伤势渐渐好转,并回归部队。
而他也是这340多名被俘人员中唯一的幸存者。
建国后,赵培宪被派到了云南地方工作。
1953年,在审判太原的日本战犯时,已经转到地方工作的赵培宪出面指控日本教官住冈义一,痛斥他的杀人罪行,只可惜,这个杀人魔头最终只被判刑11年,赵培宪对此十分不甘心。
2007年,赵培宪病逝,享年8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