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自学能力很强的人,以前我记录过,整个小学和初中,由于家庭原因,我无法听课

学林情感 2025-04-18 10:02:33

我是一个自学能力很强的人,以前我记录过,整个小学和初中,由于家庭原因,我无法听课,也不能正常完成作业,我上课多是走神,作业多是靠抄。但是当我真的想要学习时,我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高效自学,并获得很好的效果。

在我少时读书期间,也曾偶遇明师指点,短短几天时间,我便进步飞速,收获巨大。

由于两种体验我都经历过,也都受益匪浅,所以我认为,自学能力和明师指点是相得益彰,甚至缺一不可。并不是说想要学好东西,就只能靠自学,或者是只能靠老师教。一个人若自身学习能力不强,那么即使老师手把手地教,自己也吸收不了,所以常会出现都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水平却高低不同的情况。一个人若是只依靠自身,难免会有局限,或遇到卡点,也许老师真传一句话,就能令人茅塞顿开,而且个体自身实践的样本量是有限的,远不如老师经过代代传承的积累,把会走的弯路和解决方案已明示在前。

除了自学能力和明师教授,在学习之路上,同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学习同样的东西,首先就是志同道合,结伴而行,互相激励。其次大家的疑惑可能是相似的,自己苦思不得的问题,他人那里已有了答案,或是谈论一番,所得更加深刻。尤其是当老师的水平已经相当高时,可能会想不到,有些基本问题同学尚不理解,而同学之间就更容易提出一些基础的共性问题,听他人提问,自己也有获益。

我在厚朴学习中医的过程中,之所以能长期坚持,并不觉得费力,且越学越有兴趣,除了徐老师的引领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同道之人。每每看到身边或远方有志同道合者,都觉得前路一片光明,所行从不寂寥。同窗若有所得,也如同自己进步一般,备受激励。

在不知不觉中,我也把楷楷变成了自己的同窗。我上筑基班,他和我共同背完了厚朴筑基班文课中的全部古文,每天早上还听我讲一堂中医课。我上理安道长的呼吸课,他和我一起练功,听呼吸导引,熟背了《清静经》和《百字碑》。我学习中医六艺,楷楷也和我一起学修习行。最近,楷楷说他长大了想当中医了,之前只是学着好玩,不曾立志,现在开始有些向往。

楷楷说,有时候他一个人去广场玩,没有遇到小朋友,他就躺在紫藤花架下,仰望着满是花朵的天空,心里默念《清静经》,觉得内心一片澄澈清明。有时候四下无人,他一边走,一边大声诵读古文,越读越心生欢喜。

也许这是我送给他的一份最宝贵的礼物,心有所归,意有定处。这也是他回赠给我的一份最宝贵的礼物,成为我学中医路途中的同窗,相伴而行。

0 阅读:8
学林情感

学林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