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年,75岁的孝庄病逝,一手带大的孙子康熙,伏在她身上嚎啕大哭,哭得上气不

绕梦心自醉 2025-04-18 11:59:10

1688年,75岁的孝庄病逝,一手带大的孙子康熙,伏在她身上嚎啕大哭,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谁料,康熙走出寝宫,却下旨:拆掉祖母生前最喜欢的5间宫殿,棺椁也不要下葬。 想当年,孝庄14岁就嫁给了皇太极,虽然是个侧室,但一直没混上个高位。直到她儿子福临当上顺治帝,她这才以太后的身份,开始插手朝政。可顺治这小子叛逆得很,跟保守的孝庄那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孝庄心里那叫一个苦啊。康熙出生的时候,他老妈佟佳氏不受顺治待见,康熙又因为天花被扔到紫禁城外头养,小时候几乎没人疼。直到顺治一命呜呼,7岁的康熙登基,孝庄这才挺身而出,一边放着垂帘听政的大好机会不干,一边选了四个大臣帮忙辅佐小皇帝。康熙亲政以后,孝庄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他,帮他搞定鳌拜,稳住朝局。 康熙对孝庄那是情深意重,每天请安不断,出巡的时候心里也惦记着祖母。孝庄病重那会儿,康熙是日夜守候,亲自熬药,还祈祷上天愿意用自己的寿命换祖母健康。结果孝庄临终前交代,说啥也不愿意跟皇太极合葬,就想离顺治近点儿。康熙一听,立马照办,把慈宁宫五间大殿给拆了,建了个“暂安奉殿”,把祖母的棺材给安置了进去。这么做,既避免了跟老规矩冲突,又尊重了祖母的遗愿,康熙这招儿,玩得那叫一个溜!可那些大臣们一个个跟传统较上劲了,非得把孝庄和皇太极凑一对儿合葬不可。这下康熙可犯难了:要是不听奶奶的遗言,她老人家在天之灵估计得闹腾;可要是不顾规矩,国家根基都可能晃悠。于是,康熙大佬来了个缓兵之计,决定先晾着,等机会再说。这一等,就是三十八载春秋,直到雍正小子坐上龙椅,才在原地方给奶奶盖了豪宅,算是入了土。康熙这招儿,表面上看挺狠,其实是对奶奶最真挚的孝心,也是对国家大局的让步和死守。

0 阅读:56
绕梦心自醉

绕梦心自醉

绕梦心自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