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吃…吃…不得啊!】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珠海市斗门区报告的一起食用蟾蜍引

谷枫科普 2025-04-18 12:19:19

【吃…吃…吃…不得啊!】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珠海市斗门区报告的一起食用蟾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死亡1例。

蟾蜍皮肤分泌物较多,通常有明显膨大的腺体(比如耳后腺),从这些腺体中可以分泌出有毒的物质。包括蟾蜍毒素、肾上腺素类似物等,这些成分可直接影响心脏、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

直接接触蟾蜍也可能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红疹、瘙痒等症状,还有可能引起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如果毒液进入眼睛,还会引起视力下降、眼部红肿、瘙痒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蟾蜍毒素性质稳定,普通厨房加工手段无法破坏其毒性,用120℃的水将蟾蜍煮沸加热,4小时后仍能检出毒性成分。

至于将之泡酒可消除毒性并无科学根据,酒精反而会加速毒素溶解,近年已有多起饮用蟾蜍酒致死案例。中国科普博览

0 阅读:5
谷枫科普

谷枫科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