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不畏威,则大威将至矣”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通行本原文 民不畏威,则

傲蕾看文 2025-04-18 12:41:02

“民之不畏威,则大威将至矣”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通行本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刚看到网友发文章说“南宫先生”对这一句的解读是“如果民不再惧怕权威,那么国家的危险祸乱就要来了。”(见图) “他说:很明显,这个“民不畏威”的“威”是威权,是有威而可畏的事物,是就人君而言的,百姓不怕威权的时候,那么对于人君而言,则祸乱将至矣。” 这个解读和后面的“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 这个逻辑其实就是连不起来。需要在中间“加入个人理解、演绎的中介物”才能连上……这就不是原文的逻辑了。 附帛书原文 民之不畏威,则大威将至矣。毋闸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 老子行文直来直去,其实没有绕八道湾的那种写法。他说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人总是喜欢按自己的想象去虚构“复杂”,其实《老子》的行文就是那字面意思。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段的译文就是: 圣王不是靠民的畏惧才有威严的。 百姓不轻慢圣人的地位,不反感圣人的存在和活动。只有百姓对你不厌弃,才是真心爱戴和尊敬。 因此,圣人自知自己的地位和职责,但不显摆;自有尊严而不盛气凌人、轻慢众生。 所以,圣人取百姓的爱戴,而不贪恋权威的尊贵。(这个圣主的位子,是来“用”的,最终要取其“用”,而不是为了保有其“利”。)故去彼取此。[作揖] 我的宝藏兴趣 老子

0 阅读:0
傲蕾看文

傲蕾看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