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红军师长方步舟叛变,1949年,方步舟联系组织:“我想带800人起义

时说历史 2025-04-18 12:54:18

1937年,红军师长方步舟叛变,1949年,方步舟联系组织:“我想带800人起义回归”,陈毅听后用8个字回复他。

1900年,方步舟出生于湖北大治,他自幼勤敏好学,各科成绩都很好,成功考入湖北省立文科大学,同时也接受了很多先进思想。

1927年,方步舟加入我党,参加了南昌起义,随后又返回湖北从事地下工作,后来又领导了著名的红16师。

红16师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是红军主力师中唯一一个,在抗日战争开始前,与国民党军队开展了3年游击战的主力师,也是长征结束时唯一一个留在长江以南的主力师。

1934年,方步舟担任红16师政委,与师长徐彦刚搭班子统领红16师,当时国民党军队疯狂对红16师展开围剿,红16师没有支援也没有精良装备,曾一度降到几百人。

1935年3月,国民党军队再次对红16师展开围剿,负责围剿的国民党19师师长李觉甚至猖狂地说,红16师没有子弹、没有力量,非常好打败。

因此李觉要求,所有参与围剿的士兵,每人带一根绳子,在活捉红16师所有人后,用这些绳子把所有人都捆起来。

然而,让李觉没想到的是,他那装备精良的部队,在面对红16师时却那么的不堪一击,当时徐彦刚和方步舟率领红16师,埋伏在密林之中四处出击,把李觉部队打得溃不成军。

最终,李觉带领的国民党军队,被消灭了足足两个团,400多人当了红16师的俘虏,这时候,李觉之前下令,让士兵带的绳子派上了用场,只不过绳子是被红16师用来捆国民党士兵的。

在徐彦刚和方步舟的领导下,这次反围剿作战,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不但击垮了来犯之敌,也缴获了大量珍贵的物资,这次战斗,也是红16师3年游击战期间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

1935年6月,红16师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人数达到5000多人,不过这也引起了国民党军队的高度重视,国民党军队派出多个装备精良的师,对红16师展开围剿。

在重兵围堵之下,红16师的伤亡十分惨重,人数很快锐减到1000多人,师长徐彦刚也在当年9月突围时不幸牺牲。

徐彦刚牺牲后,方步舟担任了红16师的师长,继续带领红16师突围,时间来到1936年1月,红16师终于突出重围,可此时的红16师只剩下70多人。

万幸,在师长方步舟等人的领导下,该师不断恢复生机,当时间来到1936年6月时,红16师人数增长到700多人,并很快又增加到1000多人。

不过,国民党军队很快再次对红16师展开围剿,红16师损失惨重,师长方步舟怀孕的妻子也不幸被国民党军队俘虏。

这对方步舟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此后他又与湘鄂赣苏区的领导人傅秋涛,在作战计划上产生了严重分歧,方步舟的心态彻底崩溃了。

1937年2月,方步舟自行脱离了红军,脱离红军之后,方步舟在当地组织了几百人的抗日游击队,他自封为司令。

国民党军队见此,就派人联系方步舟,表示想要收编方步舟的部队,方步舟思索后表示同意,随后方步舟就被任命为第九战区挺进军第八纵队游击司令,被授予少将军衔。

不过,方步舟虽然加入了国民党军队,却并没有做出伤害我党的事情,据说他在被收编时就强调过,不能让他与我党军队接触,后来方步舟更是救过我党同志。

那是1943年,方步舟的部队中,查出了地下党,方步舟知道这件事情后,并没有赶尽杀绝,反而悄悄的放了地下党,结果这件事情被国民党知道了,方步舟被判刑入狱。

1945年,日本战败后,方步舟得以从监狱中放出,出狱的方步舟,并没有继续留在国民党军队中,而是返回湖北大治老家,做起了煤炭生意。

本来,方步舟已经彻底与国民党断了关系,可谁也没想到,当时间来到1947年时,方步舟的同学刘培初却突然找到他,邀请方步舟担任自己的助手。

刘培初当时是国民党绥靖总队长,他自幼与方步舟相识,深知方步舟的能力,这才想要拉方步舟一把,刚开始方步舟是拒绝的,但刘培初多次登门,方步舟最终接受了邀请。

1948年,方步舟被任命为国民党绥靖纵队副总队长兼任第六大队长,其实此时的国民党已经节节败退,方步舟很快就意识到,国民党必将失败。

1949年4月,方步舟与我方地下党联系,表示想要率领手下800多人起义,希望我方能够接收,正常来讲,如果国民党军队真心实意起义,我方肯定是欢迎的。

可方步舟的身份实在太特殊了,他曾有过叛变的经历,尽管他没有伤害过我方人士,可投敌叛变这个罪绝对非常严重。

我方人员对方步舟的起义争论得非常激烈,最终还是陈毅一锤定音,他只说了8个字:“将功折罪,既往不咎”。

随后,方步舟成功率部起义,不过由于他的特殊身份和经历,他并没有被留在部队中,而是被派到了南京宣城农场当了副厂长。

比较而言,他红16师曾经的战友傅秋涛和钟期光,都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如果方步舟没有在1937年投敌,或许一切都不一样了,1990年方步舟病逝,享年90岁,走完了独特曲折的一生。

0 阅读:77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