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4月18日)报道:“特朗普100%肯定美欧将达成贸易协议。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均有信心,美国和欧洲将能够在美国暂停实施对等关税90天的期限前达成一项贸易协议。” 有信心没用,要看最后的结果。特朗普的漂亮话说得太多了,但是目前全部烂尾,没有一项成功。 这位前地产大亨出身的总统,在贸易谈判领域堪称 “画饼专业户”——2020 年签的中美第一阶段协议墨迹未干,转头就对加拿大加征钢铝关税;2025 年刚和墨西哥达成汽车关税豁免,三天后又威胁要对欧盟葡萄酒征收 200% 惩罚性关税。这种 “政策比天气还善变” 的风格,让欧盟官员私下吐槽:“和特朗普谈判,就像在玩俄罗斯轮盘赌 —— 永远不知道哪颗子弹会炸膛。” 美欧贸易谈判的核心矛盾,在于特朗普的 “对等关税” 逻辑与欧盟的 “规则优先” 理念严重冲突。美国要求欧盟开放农产品市场、降低汽车关税,而欧盟坚持将数字税、气候政策纳入谈判框架。更麻烦的是,特朗普政府的 “美国优先” 政策已经得罪了几乎所有盟友:加拿大对美加征 50% 钢铝关税,墨西哥威胁退出 USMCA,连日本都悄悄增加了对中国的芯片出口。这种 “四面树敌” 的谈判环境,让梅洛尼的斡旋更像是在钢丝上跳舞 —— 既要安抚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又要避免被欧盟其他国家视为 “叛徒”。 最讽刺的是,特朗普的 “自信” 恰恰暴露了其谈判策略的致命缺陷。他在 2025 年 3 月刚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 25% 关税,转头又在 4 月 17 日暗示可能降低对华关税,这种 “政策过山车” 让全球供应链无所适从。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所言:“当美国总统连自己的推特都能随时推翻时,任何贸易协议都不过是废纸一张。” 这场谈判的结局,大概率会延续特朗普的 “老剧本”—— 在 90 天期限最后一刻宣布 “重大突破”,然后在执行阶段不断缩水。就像 2018 年的 USMCA 协议,虽然号称 “史上最先进贸易协定”,但三年后美国仍对加拿大木材加征关税,墨西哥也没完全履行劳工条款。至于梅洛尼,她或许更该担心国内舆论 —— 意大利反对党已经开始攻击她 “向美国出卖国家利益”,而欧盟内部也在质疑她是否真能代表欧洲发声。
特朗普真急了。4月17日,两件事,他都表现得很急。第一件,美日开始谈判,让全
【11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