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再次迎来转折点? 在特朗普宣布将对中国部分商品的关税达到245%后,可以

环球新动向 2025-04-18 14:58:25

中美关系再次迎来转折点? 在特朗普宣布将对中国部分商品的关税达到245%后,可以说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争是愈演愈烈。 而在贸易战期间,中方关键部门出现了新的人事变动,而根据英媒的报道,此举是出乎美方意料的。

不仅如此美媒还报道,中方释放出了可能和美国会谈的态度。 那么究竟这位新代表有何过人之处?又是中国哪个部门出现了变动,而美媒分析出了的中国重启谈判的4个条件又是什么?

特朗普重返白宫不到三个月,就迫不及待地对所有贸易伙伴的商品加征10%关税。 有意思的是,他一边挥舞"关税大棒",一边又频频放话说"很快会和中方通话",而这种自说自话的戏码,让不少人看出了门道。

4月16日一位美国企业高管的经历特别耐人寻味,他致电白宫询问"通话进展"时,得到的答复却是"中方根本没打来电话"。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一针见血地指出,"从一开始就很明显,本届政府严重高估了关税给他们带来的对华制约力。" 确实这场关税博弈早已超出了简单的数字游戏。

当美方把关税提高到145%时,市场反应异常平静,这种"淡定"背后,折射出各方对美国关税战术的理性认知。 毕竟在全球化深度发展的今天,单纯依靠关税来达成战略目标,显然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更值得玩味的是,就在白宫苦等电话之际,中国却悄然完成了一次关键人事布局。

前商务部部长助理、WTO大使李成钢接替王受文,出任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 这一任命之所以引发外界高度关注,不仅因为其"突然性",更在于李成钢的独特背景。 李成钢作为一位在北大和德国深造的法律专家,他数十年来始终奋战在外贸法律和不公平贸易调查的一线。

特别是在担任中国常驻WTO代表期间,他与美方多次交手,展现出卓越的谈判能力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立场。 有趣的是,当美方还沉浸在"等电话"的中时,中国的经济数据却传来好消息。 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超出市场预期,国内生产总值也达到了31.87万亿元。

回看这场贸易博弈的开局,美方似乎陷入了一个认知误区,过分相信关税威慑力,低估了中国的战略耐心。 而中方的应对,既显示出泰山压顶不改色的战略定力,又体现了未雨绸缪的精心布局。 这种反差,恰恰印证了那句老话,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国际贸易这盘大棋上,光有"关税大棒"是远远不够的。

然而在白宫承认没有接到中方电话的同一天,美国媒体彭博社发布了一篇文章,声称中方对和美国的会谈秉持开放的态度,但也提出了这四点要求。 那么这四点要求又是什么?会谈的前提又是什么?

中方开出的四张底牌 在彭博社的文章中在重启中美贸易谈判问题上,中方立场显得更加慎重。 4月16日根据彭博社的消息来源,北京方面可能对谈判重启设置了前提条件,其中特别强调了美方在外交礼仪和言论态度上的要求。

可以说在国际贸易谈判中,提出条件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根据美媒体的报道,中方可能会提出四个谈判重启条件,可谓是字字千钧,这些条件不仅涉及谈判的具体操作,更触及到了中美关系的深层问题。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条件,要求美方遏制官员对华不当言论,也就是说要保持对中国的尊重。

而根据彭博社的报道,中方对双边会谈的基本立场已经明确。 知情人士透露,北京方面可能将互相尊重作为开展对话的基础条件,这反映出中国在外交事务中对礼节和对等原则的重视。 这种态度表明,在国际交往中,中方不仅关注实质性议题的讨论,更看重双方是否能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氛围下进行沟通。

而根据美媒体的报道,中方并没有明确的点明是什么不当的言论。 但不免让人想到了近期美国副总统就公开称中国为"乡巴佬"的言论,而这种失态言论严重损害了双方互信。

外交场合的言辞失当,绝非小事一桩,一个连基本礼仪都无法维持的谈判对手,如何能让人相信他们会认真对待协议内容?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条件颇具技术性,要求美方派出获得总统明确授权的谈判代表。 这一要求看似程序性实则意味深长,毕竟在此前的谈判中,美方代表时常出现"口是心非"的情况,今天承诺的事情,明天就可能被推翻。

这种反复无常的做法,使得谈判成果难以落地。 还有一点就是关于美方立场一致性的要求,则直指问题核心。 毕竟当下美国政府内部在对华政策上存在严重分歧,鹰派与温和派各执一词。 这种内部不协调导致政策摇摆不定,让谈判陷入"今日签字,明日变卦"的怪圈。

最后一个条件则是原则性的红线,反对将关税作为胁迫工具,不得触及中国核心利益,尤其是在台湾的问题上。 这实际上是在告诉美方,想通过极限施压来达成目的是行不通的,尤其是近期美方在台湾问题上的一些举动,更加凸显了这一条件的必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条件的提出恰逢中国经济韧性显现之际。

中国已连续多个季度保持稳健增长,对美贸易依存度不断下降,与东盟等新兴市场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这种经济基本面的变化,为谈判立场提供了坚实支撑。 有分析认为,这四个条件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既有技术性要求,也有原则性底线,既讲究谈判操作,更强调相互尊重。 这种多层次的条件设置,展现出中方在国际谈判中的智慧,既不失灵活性,又守住底线。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环球新动向

环球新动向

环球新动向,让您第一时间掌握全球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