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连长刘玉明结束了军旅生涯,准备转业离开部队,在路过汽车站的时候,他遇

寻墨阁本人 2025-04-18 15:49:45

1950年,连长刘玉明结束了军旅生涯,准备转业离开部队,在路过汽车站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穿着破烂的女乞丐,他漠然地走过,没有多加留意,但是,就在他踏上车厢的那一刻,一种莫名的不忍让他回头一望,惊讶地发现那位女乞丐正拼尽全力地追赶着即将开动的汽车。   女乞丐全身脏污,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可刘玉明还是不由自主的叫停了车,等他下车之后,女乞丐闷着头就冲进了他的怀中,还没等他将人推开,一个令他魂牵梦绕的声音就响了起来:“我终于找到你了。”   这是他的妻子,曾经全村最美的女人,也是他参军引路人,两人上了车之后,没有说太多话,但紧紧缠绕在一起的手指似乎已经能够证明两人的感情有多深厚。   1938年,党中央决定在沂蒙山建立革命根据地,自此,红色基因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一批心怀革命理想的马克思主义者来到了这片朴实的土地,人们封闭的思想开始开化,梁怀玉听了几次革命演讲,心潮澎湃的加入了识字班。   在班里,她积极好学,表现出色,经常能将那些“高深”的革命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话讲出来,于是,她顺利成为班长,带领更多妇女走上革命道路。   她个人能力出色,不仅长相漂亮,还思想活泛,总能想到好点子传播革命思想。   那时候,她凭借《买驴》的小戏名动全乡,大家都夸她是这山窝窝里的“金凤凰”,按理说,未来大有可为的她会有更广阔的发展。   但是,在抗战胜利前夕,她却将精力重点放在了家庭上,很多人不解她的选择,可她从不后悔。   那是在1944年,抗战进入艰难时期,前方战事吃紧,急需大批有志青年奔赴战场保家卫国。   动员任务下发之后,梁怀玉首当其冲的扛起重任,这片土地上,大多青壮年已经被送上前线,村子里的男女比例早已失衡。   留下的人大多都是肩负着一家重担的,可想而知这次任务有多艰难,可是,再艰难也要有人上。   梁怀玉说:“如果部队肯要我,我也会毫不犹豫的上阵杀敌。”可眼下的情况,她只能尽可能多的动员青壮年。   在党组织的努力下,这个地方的军民关系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但留下来的人也各有各的顾虑。   梁怀玉看着蠢蠢欲动的青壮年,说出了令人震惊的那句:“谁最先来,我给谁当老婆”的承诺。   在众人都还犹豫这话真假的时候,已经有人率先跳上去,这人正是刘玉明,不管是长相、身材还是家境,没有一个不让人皱眉的。   所有人都劝梁怀玉好好想想,但是她却爽利的说:“就冲你这勇气,我答应了,以后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你只管多杀敌人。   台下此时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叫喊声,大家的气氛也被带动起来了,纷纷跳上台报名。   没人愿意当怂包,在她的动员下,手中的报名表被“一抢而空”,最后,厚厚一沓报名表交到领导手中,连领导都被惊得说不出话来。   之后,她安心在家照顾公婆,即使只能睡在过道里,她也没有怨言,将一家老小照顾的很好。   同时,她也密切关注着远方的战事,期间,每取得一项重大胜利,她都会收到一封家书,前两次,她鞋都跑烂了,可还是只抓住了队伍的尾巴。   再一次,她终于在车站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声音,彼时的丈夫,已经升为连长。   在那里,两人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留影,这时候,战争已经结束,苦尽甘来的夫妻俩,终于能安定下来,继续为国家做贡献。   而在沂蒙地区,却依然有千千万万个红嫂,她们送走丈夫,送走儿子、弟兄,独自留守在家中扛起重担,得到的结果,却是一张阵亡通知书。   烈士值得缅怀,这些红嫂同样在历史上留下来深深的脚印。

0 阅读:2
寻墨阁本人

寻墨阁本人

路虽远,行者将至; 事虽难,做则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