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晓韬(1894年—1938年4月11日),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诗经村镇孙家边村人,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三期毕业,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第八十四师第二五一旅第五〇一团团长,抗日英烈。
1937年8月,吕晓韬率部奔赴张家口至南口前线。临行前对家人说:“此次出战,誓与日寇决雌雄,如我在战场上牺牲,你们不要难过。”16日,他率部雨夜过长城,奔袭井儿沟。次日凌晨2时发起攻击,歼灭日寇一个大队。
9月中旬,第十七军到平型关北翼团城口、迷回村一带布防。第八十四师进驻灵丘、繁峙之间内长城防线,担任平型关战役主阵地东跑池—西河村防务,吕团因伤亡过重担任旅预备队。
22日夜11时,日寇进逼至平型关前,在关前繁(峙)代(县)公路上与第十七军断路部队发生遭遇战。敌第五师团以大炮猛轰第八十四师阵地,守军伤亡惨重。战至下午4时,日寇被击退。吕团一度出击,缴获轻机枪6挺。
24日,日寇重点向团城口进攻,第八十四师与敌反复争夺阵地。吕团两次夺回1886.4高地。吕晓韬挑选的50余位奋勇队员,生还者仅11人。当夜,突降大雨,第八十四师官兵冒雨据守战壕。
25日,第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伏击日寇,取得平型关大捷。第八十四师鏖战至26日雨夜,完成阻敌任务,有力配合了第八路军。吕晓韬因腿部负伤,被敌围困在一个小山头,直至26日下午被救出。
1938年2月,吕团随第二五一旅防守山西平遥。在日寇猛烈攻击下,守军坚守三天三夜。吕晓韬受伤后被部下用连接起来的绑腿带从西城墙放下,突出重围。
4月初,日寇围攻太岳山区,企图攻击第十八集团军总部,打通白晋公路。9日,第五〇一团奉命阻截日寇。吕晓韬率部前往新章村阻敌。11日,多架日机忽然飞临,轮番狂轰滥炸,吕晓韬隐蔽不及,壮烈殉国。
吕晓韬牺牲后,获东路军总指挥、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嘉奖。第二五一旅旅长高建白得知他牺牲后悲愤至极,率两个营激战一夜,歼敌数百。22日,收复沁源县城,为烈士报仇雪恨,并将其葬于沁源县伏贵村。
1939年8月,国民政府追晋吕晓韬陆军少将。给予一次性抚恤金1500元,按年度计发抚恤金600元。
1947年12月31日,国民政府正式追晋吕晓韬陆军少将。
1957年,吕晓韬迁葬河间县孙家边村。
2015年8月24日,吕晓韬将军入选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