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女歌手罗琦,在一场生日宴上口出狂言:北京人都是巴拉巴拉...话音刚落,一个男人直接拿起酒瓶,打瞎了她一只眼。 请大家点一下右上角“关注”,可以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见解,感谢分享与支持哟! 1989年的盛夏,蝉鸣声里,13岁的罗琦干了件大事。 在破旧的筒子楼里,第一次听见自己的声音穿透收音机的扬声器。 那时她蹲在堆满杂物的木箱上,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生锈的铁皮柜。 喉咙里迸发出的高音,竟让隔壁王婶儿举着锅铲冲进来: 小琦啊,你这是要掀房顶吧! 可谁也没想到,这个总爱蹲在巷口听流浪歌手卖唱的女孩。 会在5年后,成为摇滚史上最年轻的火种。 1992年的北京火车站,16岁的罗琦攥着皱巴巴的车票。 指尖几乎要抠进褪色的帆布包,她的脸庞格外坚定。 但是手上的动作出卖了她,反复摩挲着口袋里邦·乔维的磁带。 封面上那个男人抱着吉他嘶吼的模样,像把火钳烙在她滚烫的青春里。 "要当就当中国最好的女歌手",这个念头在喉头翻涌。 签约那天,老板王晓京办公室的落地窗正对着长安街。 即使是暮色中,繁华北京的车流也像条发光的河。 当钢笔尖划过合同最后一行时,罗琦突然想起三天前。 彼时,她在地下通道唱歌被城管驱赶,那时她抱着吉他缩在墙角。 看着霓虹灯,突然就懂了摇滚乐里那些嘶吼的愤怒。 原来,每个音符都像是对命运的叩问,尤其对她来讲。 此刻她握着钢笔的手在颤抖,不是紧张,是终于找到归宿的战栗。 指南针乐队的排练室总飘着味道,贝斯手老周总爱用打火机点着烟蒂。 然后看火星在黑暗中明灭,大家都喜欢摇滚带来的刺激。 罗琦,你这嗓子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键盘手阿杰常这么打趣。 可只有她知道,每个震颤的高音都是用灵魂在撕扯。 某个暴雨夜,当《选择坚强》的旋律第一次从她喉间喷涌而出时。 她看见镜中自己发红的眼眶——原来摇滚乐是面棱镜。 到1993年深秋的生日宴,意外降临。 罗琦记得自己当时正举着酒杯,又哼着新写的旋律。 可酒瓶碎裂的脆响突然刺破喧嚣,当半截玻璃瓶抵住左眼的刹那。 她闻到血腥,那是她自己的血,还同时混着威士忌的味道。 即使场面惨烈,她却依旧淡定,活像场荒诞的即兴演出。 围观者后来总说"那姑娘愣是没哭"。 可他们不知道,她咬破的嘴唇在发抖,不是因为痛。 而是意识到自己真不该说那种得罪人的话。 住院那周,罗琦总盯着天花板裂缝里渗出的水渍。 有天夜里她摸到枕边的磁带,邦·乔维的声音突然变得遥远而陌生。 当护士换药时触碰到她空洞的眼眶,她听见自己嘶哑的嗓音。 给我支笔。 后来那张写满歌词的病历纸,被她叠成了纸飞机。 复健期的地下室潮湿得能拧出水来,罗琦摸着墙上自己用口红画的五线谱,突然笑出声。 左眼的义眼片在黑暗中泛着冷光,像枚银质的勋章。 她开始用盲文写歌,指尖在凸点间游走。 某个暴雨夜,当她对着录音机录下《回来》的音频样版时。 雨滴敲打铁皮屋顶的节奏,竟与记忆中某个地下通道的雨夜完美重合。 2013年,靠着这个自己也很满意的作品,她又站在《我是歌手》舞台上。 如今,罗琦总爱眯起仅剩的右眼。 聚光灯下,她看见无数个16岁的自己从观众席起身。 她们都穿着褪色的牛仔裤,抱着破旧的吉他,眼中有永不熄灭的火。 她知道有些东西永远留在了1993年的那个晚上。
1993年,女歌手罗琦,在一场生日宴上口出狂言:北京人都是巴拉巴拉...话音刚落
安卉的
2025-04-18 17:00:3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