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怀化,一高三女生下晚自习,眼见最后一班公交车启动,她拼命挥手呼喊,司机从后视镜里看到,停了下来,哪料,女生到站后,忐忑地向司机提了一个要求,他竟然爽快地答应了! 小芳,17岁,怀化市一所重点高中的高三学生。那会儿高考在即,学校课程排得满满当当,封闭式管理让她每天都得绷紧神经。为了多学点,她主动留下来上晚自习,常常到晚上九点多才结束。可问题来了,晚自习散场的时间比末班公交车晚那么几分钟。错过了车,她只能走路回家,路程不算近,夜里黑灯瞎火的,既费时间又不安全。家里条件一般,父母忙着生计,没法接送,她只能硬着头皮自己想办法。 这不是什么稀奇事儿,很多学生都遇到过类似的窘境。赶末班车成了小芳每天的“必修课”,有时候跑得快能赶上,有时候只能眼睁睁看着车尾灯消失在夜色里。她也不是没想过别的招儿,可学校附近也没啥打车的地方,步行又实在太累。那段时间,她心里挺煎熬的,毕竟高考关乎未来,不能因为赶不上车就耽误休息和复习。 那天晚上,小芳照旧跑着追公交,嗓子都喊哑了。公交司机李师傅从后视镜里瞅见她,估计是看她跑得挺拼,手一抖就把车停下了。小芳爬上车,满脸通红,喘着气跟李师傅说了句谢谢。可她没就这么算了,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了:“师傅,您能不能每天稍微等我几分钟?我晚自习下得晚,实在是赶不上。”这话说完,她自己都觉得有点冒昧,毕竟谁知道司机愿不愿意呢? 结果呢,李师傅愣了一下,咧嘴一笑:“行啊,没问题!”就这么一句话,小芳悬着的心落地了。从那天起,李师傅真就每天在站牌那儿多等五分钟,不多不少,就为了让小芳能安全上车回家。这事儿搁谁身上不得感动一把?一个小小的善意,硬是让小芳后来的日子好过了不少。 李师傅这五分钟,对小芳来说可不是普通的五分钟。那段时间,她每天晚自习后不用再提心吊胆地狂奔,也不用纠结是走路还是硬扛疲惫。有了这点保障,她能踏踏实实复习,晚上回家还能多睡一会儿。高考那年压力大到不行,能省点心就不错了,而李师傅的坚持,愣是给她撑起了一片小天地。 后来高考成绩出来,小芳考上了北京一所985大学,算是苦尽甘来。回想起来,她自己都说,要是没有李师傅那五分钟,她不一定能撑得那么顺。不是说这五分钟直接帮她提了多少分,而是那种被人惦记的感觉,让她心里暖乎乎的,学习起来更有劲儿了。 高考完,小芳没忘了李师傅。她攒了点钱,找人做了一面锦旗,上头写着“温暖守候,助梦成真”,跑去公交站亲手送给了李师傅。那天正好有乘客在场,随手拍了张照片发到网上,没想到这事儿火了。网友们一看,纷纷点赞转发,有人说:“这司机真行,太暖了!”还有人感叹:“这世道还是好人多啊!” 网上热议开了花,大家伙儿聊着聊着就跑题了,有的讲自己遇到的好心人,有的感慨现在社会节奏太快,难得见到这种事儿。小芳和李师傅的故事,就这么成了个小热点,连当地媒体都报道了一波。说实话,这事儿真挺接地气的,没啥大场面,就是普通人之间的互相帮衬,可就是这份朴实劲儿打动了人。 这故事听着不大,可细想想,里面有意思的地方不少。社会节奏快得像上了发条,谁不是忙着自己的事儿?可李师傅偏偏愿意停下来,不是啥惊天动地的大善,而是那种随手就能做的小好心。反过来,小芳也没把这当理所当然,高考完还特地去谢人家,这份感恩的心也挺让人动容。俩人一配合,硬是把一件小事儿变成了大感动。 再说说这五分钟的意义吧。对李师傅来说,可能就是晚点回家喝口热茶的工夫;对小芳来说,却是能安心复习的保障;对网友来说,又成了心里的一点光。你看,善意这东西,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起点不大,却能传得挺远。 这事儿让我想起一句话:不是所有的光都来自太阳,有些光,来自人和人之间的那点善意。现实里,像小芳这样需要帮一把的人不少,像李师傅这样愿意搭把手的人也不少。关键是,咱们能不能在忙碌的时候,稍微停一停,看看身边谁需要那五分钟。 现在的社会,啥都讲效率,地铁一秒不差,快递恨不得立马到手,可人跟人之间要是只剩冷冰冰的效率,那日子得多没劲儿?李师傅和小芳这事儿提醒咱们,生活里那些暖乎乎的瞬间,往往就藏在不经意的小事里。你帮我一把,我谢你一声,日子就这么过得有点人味儿了。 参考资料 女孩深夜追赶末班车,司机停下后,女孩:以后每晚多等我5分钟
2019年,湖南怀化,一高三女生下晚自习,眼见最后一班公交车启动,她拼命挥手呼喊
醉卧云端云端居
2025-04-18 17:16:47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