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白崇禧的女儿白先慧偷偷来到桂林,住在一家旅馆,在离开时经理说:“白小姐,你的帐不用结了,还有一个礼物要送给你。” 白先慧是白崇禧的二女儿,幼时在桂林生活,那里的山水人文滋养了她,也在她心底种下了对故土眷恋的种子。 1949年12月,兵败的白崇禧从海南乘飞机去了台湾。为了向蒋介石表示“绝无二心”,白崇禧将香港的家人,都接到了台湾。 白先慧在台湾完成了中学、大学的教育,后来赴美留学,毕业后在一家科技公司就职,担任高级工程师。 1966年,白先慧接到白崇禧在台湾离世的消息后,匆忙赶回来奔丧,未能和父亲见上最后一面,成了她心中的一大遗憾。 白崇禧在台期间,受到严密的监视,尽管名义地位很高,但却出行受限,只许在台岛内活动。为了看住白崇禧,在老蒋的授意下,专门在白家对面增设了一个派出所。 在人生的最后几年,白崇禧的心境很差,常对家人说:“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回桂林看看漓江的水、尝尝榕湖边的米粉。” 白先慧在之后的日子中,常想着替已故的父亲去一趟桂林,完成其遗愿,但因各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 1986年,大陆拍摄的电影《血战台儿庄》上映,引起了轰动。蒋经国得知后,派人去香港弄来了拷贝,带着国民党的全体“中常委”一起观看,看完后,蒋经国说:“这部电影,没有抹黑我父亲。” 《血战台儿庄》在台湾没有公开上映,但流传的拷贝不少,看过的人很多。 白先慧私下也寻来拷贝看了,观影过程中,她泪流满面,去桂林的愿望变得无比的强烈。可当白先慧将这个想法告诉家人、亲友后,大多人都反对。 一个亲戚说:“你父亲是当年的四十几个战犯之一,你作为他的子女,贸然去太危险了。” 白先慧说:“李叔叔(李宗仁)的儿子李幼邻都能去大陆,我为什么不能去?所谓的危险,都是台湾这边的说法,我认为不可信。《血战台儿庄》这个电影我看过了,里面的主角是李叔叔(李宗仁),但我父亲也有亮相,形象完全是正面的。” 为了了解真实情况,白先慧给李秀文写了封信,大意是:“李夫人,我想去大陆,去看看父亲的故乡,不知是否可行?” 李秀文是李宗仁的原配妻子,1973年回大陆定居,住在李宗仁当年在桂林的老宅。 半个月后,白先慧收到回信,里面写道:“慧儿,回来吧。如今的大陆敞开怀抱,欢迎每一位游子。这里有你父亲的故事,有你该追寻的根。” 读完信,白先慧哭着对家人说:“我无论如何,都要去一趟桂林。” 不久后,白先慧经香港转机,来到了桂林。为了为避免引人注目,白先慧戴着宽檐帽,围着深色围巾,进城后第一时间拜访了李秀文。 见面后,李秀文老泪纵横:“慧儿,可把你盼来了。这些年,我一直惦记着你们。” 白先慧也泣不成声:“李夫人,我终于回来了。” 在李秀文的陪伴下,白先慧来到白崇禧的桂林故居,里面一位中年男子快步走来,面带微笑:“我是这里的管理员,你们有什么要了解的,我可以介绍。” 其实这里,白先慧比管理员更为熟悉,在这里生活了多年,里面的那棵很大的桂花树,就是白崇禧当年种下的。 走在桂林街头,白先慧来到白崇禧当年常去的老茶馆,发现这里已变成现代化的饭店。 正当白先慧发愣的时候,一位满脸皱纹、年过七旬的老茶馆师傅端着茶水走来,看到她后,笑着说:“当年白崇禧将军最爱坐这个位置,说这儿能看到漓江最美的风景,每次来都让我泡桂花茶。” 在桂林期间,白先慧每天都是从早上逛到晚上,由于回来的晚,担心影响李秀文的睡眠,她住到了漓江旅社。 其实,从白先慧抵达桂林的第一天起,当地政府就知晓了她的身份。为了让她能够放心大胆的追寻回忆,选择不去打扰。 白先慧将桂林的小吃吃了个遍,又去了儿时学习、玩乐的地方,由于时间已过去四十年,早已物是人非,这让她唏嘘不已。 在白先慧离开这天,当她去前台退房结账时,服务员微笑着说:“白小姐,你的房费已经结清了。” 听到这声称呼,白先慧不由得一愣,显得有些紧张。 这时,旅社经理走来,递给白先慧一个信封:“白小姐,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白先慧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照片,拍摄于1947年,照片中白崇禧身着军装,正在漓江边视察江堤工程。 白先慧紧紧攥着照片,泪水再次夺眶而出。得知身份已不是秘密,见当地人对她又是这么友好,白先慧不好意思的对经理说:“看来,我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至此,白先慧在心理上完全没了负担,她在去机场前,找来了一个袋子,在里面装满了“东西”。 在机场给行李过磅时,工作人员问:“白小姐,你这里面装的是什么,怎么这么重?” 白先慧说:“这是桂林的泥土、石块,我要带回去,给台湾的家人、朋友们看。” 在白先慧回到台湾,当着家人、亲友的面把带着家乡记忆的泥土、石块拿出后,一时间,众人哭声震天。 带回来的泥土、石块,除了大部分给了亲友外,剩下的都被白先慧撒在了白崇禧的坟墓前。
1986年,白崇禧的女儿白先慧偷偷来到桂林,住在一家旅馆,在离开时经理说:“白小
国际大碗说
2025-04-18 17:27:18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