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的智囊,说出了中美关税战的结局!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作为拜登政

思真娱娱 2025-04-18 18:03:24

拜登政府的智囊,说出了中美关税战的结局!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作为拜登政府的重要人物,发表了一番讲话。他的话语透露出美国对中美关系的新态度:“中美两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共存,并且保持一种可控制的竞争关系。”   这番话看似平常,却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讨论,尤其是在中国的反应强烈。人们都在猜测,这究竟代表着中美关系即将缓和,还是一种新的战略对抗的开端。   中美打了七年关税战,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特朗普政府原本想通过大幅提高中国商品的关税,给中国经济来个“急刹车”,逼迫中国在贸易问题上让步。   但实际情况是,美国消费者每年要多花1200亿美元购买商品,美国中西部以农业为主的州的经济也受到打击,国内生产总值下降。这场关税战让美国也蒙受了不少损失,可以说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CSIS的模型清楚地显示,试图对抗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中国的经济实力比人们想象的要强,2024年的GDP预计达到18万亿美元,与美国的贸易总额依然高达7600亿美元。   而且,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这表明那些认为中国经济会崩溃的观点并不成立。中国的情况与当年的苏联有很大不同。   沙利文解释了这一框架的三个主要方面:一是不碰双方最敏感、最重要的问题,避免直接冲突;二是建立一套避免误判和冲突升级的机制;三是仍然保持在一些领域与中国合作的可能性。   这与特朗普政府时期那种事事都要对着干的强硬做法大不一样。现在,美国开始考虑取消一些之前加征的“惩罚性关税”,不再像过去那样强调意识形态上的对抗,而是更想通过实际的好处互换来解决问题。   美国国内的政策调整也引来了激烈的争论。传统的政治圈子逐渐认识到,关税战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中国实力的提升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挑战,所以开始慢慢接受和中国“长期较量”的局面。   但是,共和党内部依然存在一些态度强硬的人物,比如莱特希泽这些人,他们对这种转变非常不满,极力反对政策方向的改变。   尽管中美关系复杂,但华尔街的资金却用投资来表明他们看好与中国科技公司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前景,他们正在增加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投资力度。   中国在新形势下,机遇和挑战并存。好的一方面,取消关税有望让中国出口贸易更上一层楼;美国提出的“可控竞争”框架,也让中国企业去美国投资更有底,心里更踏实。   但另一方面,美国在关键技术上还是严防死守,搞“小院高墙”那一套,比如那个《芯片与科学法案》就说明了这一点,美国还是想在核心技术上限制我们。   中国正迎来发展的好机会,与此同时,也要认真解决技术上被人限制的问题。我们需要抓住机会发展自己,还要积极寻找突破口,应对可能的技术封锁。   沙利文在阿斯彭的讲话,可能意味着中美关系要从过于激烈的状态中缓和下来,世界格局也在朝着新的平衡发展。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思真娱娱

思真娱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