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许世友身边的工作人员特地借了几部香港武侠片,专门放给他看。外行看热闹,内

陌上伊人笑 2025-04-18 23:06:01

有一天,许世友身边的工作人员特地借了几部香港武侠片,专门放给他看。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在大家被那些精彩的武打动作吸引,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许世友忽然开始发表评论了:“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 许世友年轻时在少林寺习武,练就了一身精湛的武技。 然而,许世友也深深被中国功夫电影吸引,尤其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李小龙、成龙和李连杰等功夫巨星的电影。 1973年,许世友调任广州军区司令。 在这段时间里,他得知李小龙去世,并且看了几部李小龙的经典功夫电影。 李小龙的电影,如《唐山大兄》、《精武门》与《猛龙过江》,讲述了中国人在外受压迫时,奋力反抗的故事。 他评价李小龙的功夫很厉害。 然而,李小龙在影片中的尖叫声让年迈的许世友并不十分喜欢。 在许世友看来,真正的“狠劲”应当体现在沉默的力量中。 进入70年代末,成龙凭借电影《醉拳》与《蛇形刁手》成名。 成龙以其特有的幽默,吸引了无数影迷的关注。 许世友看过成龙的电影后,感到十分新奇。 有一次,许世友的秘书评论成龙的动作像杂耍,缺乏实用性,许世友则反驳道,尽管成龙的动作风格与传统功夫有所不同,但其中的功夫底蕴依然存在。 许世友作为武术行家,能够从成龙的动作中看到他扎实的功夫基础。 李连杰的崛起则是在1982年,电影《少林寺》上映后引起了广泛关注。 许世友对李连杰的武术早有耳闻。 1975年,李连杰仅12岁便获得全国武术全能冠军。 许世友曾专门观看过李连杰的表演,并对这位年轻的武术新星赞不绝口。 随着《少林寺》的上映,许世友再次观看了李连杰的表现。 晚年的许世友,因健康原因,回到了南京的家中。 在安享晚年的日子里,观看电影成为了他的一大爱好,尤其是功夫片。 许世友家中有一台小型放映机,他时常在家中放映电影。 然而,中央出台了严禁领导干部享受特权的规定后,许世友主动将放映机上交,再未观看过电影。 当地文化站的领导曾建议申请一下页数情况,但许世友坚持执行中央的规定。 许世友年轻时候喜欢与人比武。 何福圣出生在河南光山县的一个医术世家,自幼习武。 光山县地处民国动荡的边缘地带,民风彪悍。 何福圣的父亲是一位有声望的中医,专治跌打损伤。 年仅十岁的何福圣就随父亲走上了学武之路。 父亲通过自己的关系将何福圣送入了当地著名的拳师邱固元门下学习武艺。 何福圣在邱固元的指导下,逐渐磨砺出了精湛的武艺。 1927年很多党员和革命群众遭遇了大规模的屠杀。 邱固元决定带领何福圣投奔红军,并加入了王树声的队伍。 何福圣年仅18岁,作为一名年轻的武者加入了特务连。 在红军中,何福圣还见证了师父邱固元的牺牲。 为了纪念师父,他守孝许久,直到王树声决定将他调到自己的身边,担任警卫员。 作为警卫员,何福圣还在军队中教导其他士兵武艺。 此后,何福圣的武技在军中传开。 这一消息很快引起了许世友的注意。 许世友想要亲自一试高下。 1932年,鄂豫皖苏区召开大会,许世友和王树声在会议后聊天时,提到何福圣的武技。 王树声略带调侃地挑战许世友,暗示他是否愿意和这个年轻的警卫员比武。 许世友听后不禁兴奋。 王树声故意鼓动何福圣,让他答应这场较量。 何福圣认为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警卫员,不应与团长较量。 最终,王树声的劝导使得何福圣决定参与比武。 比武的场地设定在一片开阔地。 面对许世友强大的气场,何福圣一时间感到压力倍增。 比武开始后,许世友先发制人,施展出一连串漂亮的腿法攻势,而何福圣则主要以闪避应对。 经过一番较量,许世友尝试发起一次飞腿进攻,然而何福圣准确抓住了机会,将许世友摔倒在地。 何福圣成功打倒了许世友。 许世友大方认输,表示自己并非对手。 经过这次比武,何福圣的名声迅速传播开来,他也因此被任命为张国焘的警卫员。 然而,红军内部局势复杂,何福圣在后来因受到叛党的影响,选择离开了红军,回到家乡务农。 直到1986年,何福圣才恢复了党籍,并享受到了老红军的待遇。 参考文献:[1]陈晋.漫议“随、陆无武,绛、灌无文”——从毛泽东让许世友读《红楼梦》说起[J].新湘评论,2007(7):46-47

0 阅读:71
陌上伊人笑

陌上伊人笑

‌感谢大家关注,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