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八路军某分区队长刘长生向组织申请结婚,组织没有批准,一气之下他竟然带着情报投靠了日本人...... 1943年5月的一个清晨,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部气氛凝重。参谋长黄寿发风风火火冲进了杨成武的办公室,脸上写满焦急:"司令员,不好了,刘长生这小子叛逃了!" 这个消息如同一枚炸弹在杨成武心中炸开。刘长生是什么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的机要人员,军分区的台长,掌握着军区及全分区电台的呼号、频率,甚至密码等核心机密。这样的人物叛逃,后果不堪设想。 "还愣着干什么?快去更换通信科的密码。"杨成武沉声命令道。黄寿发闻言立刻转身快步离开。尽管下达了指令,杨成武心里却清楚,军区的联系密码牵一发动全身,不是随意就能更改的。他顾不得多想,立即向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汇报了情况。 办完这些紧急事务后,杨成武陷入了思考:刘长生可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啊,表现一直不错,怎么会突然投敌?他决定找锄奸科科长杨德才问个清楚。 杨德才是个有经验的老手,15岁就参加了红军,在保密工作岗位上已经摸爬滚打了11年。接到命令后,他很快通过内线查清了真相,向杨成武做了详细汇报。 原来,事情要追溯到一个月前。已过而立之年的刘长生在一次外出购物时,邂逅了一位十八九岁的姑娘。这姑娘不仅身材苗条,面容姣好,举止还落落大方,在那个年代简直是鹤立鸡群的存在。 通过打听,刘长生得知这姑娘是当地一个思想较为进步的地主家的女儿,在保定上学。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刘长生便向组织提出了结婚申请。 然而部队对结婚有着严格规定:必须参加革命超过5年,年龄在28岁以上,并且担任团级以上职务,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刘长生虽然前两条都符合,但职务只相当于营级干部,申请自然被驳回。 面对爱情的考验,刘长生经受不住诱惑,一时冲动之下,不仅决定与姑娘私奔,还带走了密码本和机密文件,投靠了日本人,成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叛徒。 杨德才还通过内线得知,日军对刘长生百般笼络,不仅给他买了豪宅,奖励了大量银两,还许诺为其筹办隆重婚礼。更为严重的是,刘长生已开始筹建侦听电台,准备监听八路军的通信。若任其发展,不出十天,整个军区的行动都将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底下。 听完杨德才的汇报,杨成武陷入了短暂的沉思。如何处理刘长生这个叛徒,既要消除安全隐患,又要起到震慑作用?片刻后,他抬头对杨德才说:"必须争分夺秒,抢在敌人电台建立前清除叛徒,消除隐患。" 杨德才拍着胸脯保证:"请司令员放心,我们就是上天入地,也要将刘长生除掉。" 出乎意料的是,杨成武却摇摇头:"我想要活的。" 杨德才立刻明白了司令员的意图。活捉相比击毙难度更大,但只有这样才能以儆效尤。他马上辞别首长,与参谋长黄寿发一起研究制定锄奸方案。 经过仔细讨论,两人很快想到了最合适的人选——宁亚川。 宁亚川有着得天独厚的三重优势:首先,他是易县人,对刘长生藏身的地方非常熟悉;其次,他胆大心细,武艺高强,曾多次单枪匹马深入敌占区完成任务,被战友们称为"孤胆英雄";最重要的是,易县的伪军头子赵玉昆不仅是宁亚川的老乡,还曾是他的老上司。 赵玉昆原本是土匪出身,抗战爆发后拉起队伍自封为华北抗日第七路军司令。不久后接受改编,加入了杨成武的八路军,成为晋察冀军区冀西分区第一军分区第三支队司令。然而在1940年清明节,赵玉昆叛变投敌,成了汉奸。而宁亚川却选择留在了八路军,但为了抗日工作,依然与赵玉昆保持着联系。 任务确定后,宁亚川很快出现在赵玉昆的据点,谎称自己因私分战利品受到处分,与八路军决裂,想投靠老上司。对于这位得力干将的到来,赵玉昆喜出望外,立即重用他。 一连数日,杨德才都没有收到任何消息,心急如焚,担心宁亚川遇到意外。就在他忧心忡忡之际,宁亚川突然带着刘长生回到了一分区总部。 原来,宁亚川获得赵玉昆信任后,被任命为副官。一天晚宴上,宁亚川借机对赵玉昆表忠心:"士为知己者死,我愿意为赵司令肝脑涂地。" 酒过三巡,赵玉昆吐露心声,担忧其他投敌者在他与日军之间挑拨离间,害怕失去日军信任。宁亚川立刻提出帮他解决这些竞争对手。当晚,宁亚川便干掉了翟大牙和张麻子,将两人首级呈给赵玉昆,彻底赢得了他的信任。 第二天,宁亚川巧借讨债旧情之名,向赵玉昆要求见刘长生,声称对方拐走了自己的女友。赵玉昆爽快答应,从日军据点将刘长生叫到自己后院交给宁亚川,只叮嘱不要伤和气。 赵玉昆一走,宁亚川立即变脸,用枪顶着刘长生后腰:"我是奉命来抓你的,杨成武司令员有约在先,只要你回去,可以免你一死;不然的话,就地处决你!" 刘长生魂飞魄散,经过权衡,他决定赌一把——回去至少还有一线生机,而拒绝则必死无疑。 凭借着赵玉昆红人的身份,宁亚川大摇大摆地带着刘长生走出了敌占区。哨兵们不但没有阻拦,反而向他敬礼,目送他们远去。
《孙子兵法》8个人生顶级谋略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