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名臣左宗棠与妻子周诒端,结婚数年,只生了3个女儿,始终没有儿子。周诒端很着急,就劝左宗棠纳妾,可左宗棠死活不同意。几天后,左宗棠的丈母娘过来了一趟后,左宗棠就同意纳妾了。
左宗棠,湖南人士,是晚清的名臣,民族英雄。父亲是举人出身,从小就培养他,所以左宗棠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
然而,在他15岁开始,家中的祖父母,兄长,父亲,母亲相继离世,原本十几口的家,顿时只剩下孤零零的几个人。
在少年遭此变故,个中的苦楚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家道中落,无房无车,已经20岁了,也没有钱成家。
幸好,左父在世时,曾经给他订过一门娃娃亲。女方是左父好友的女儿,叫周诒端。周家是当地有名望的大家族,周诒端也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
倘若左宗棠的家境没有没落,和周家那也算是门当户对。可惜,现在这种境况,左宗棠也对成家也只能是一声叹息了。
女方这边呢,左等右等不见他来提亲,后来知道了他的窘境,提出让他做上门女婿。左宗棠当然不愿意,可是自己现在连温饱都成问题,拿什么来娶媳妇?
就这样,一咬牙,左宗棠当了上门女婿。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岳父岳母并没有因为他是上门就看轻他,反而待他很好,就像亲生儿子一样。妻子也善解人意,事事都尊重他。
这让左宗棠分外感激,从而也更加用功读书,他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
然而,左宗棠三次赶考,三次都不中。这让他对科考心灰意冷。
开始遍读地理学,农学,经济学等书籍,并学以致用。周诒端对此并没有不满,反而陪着左宗棠一起学。这让左宗棠大为感动。
后来,左宗棠遇见赏识他的人,从此平步青云,成为了手握大权的重臣。
可惜的是,他们夫妻结婚多年,就生了3个女儿,没有儿子。这成了他们夫妻俩的一块心病。
在那个封建年代,家中没有男丁是会给别看不起的。左宗棠表面看似不在意,其实,周诒端都知道,他很在乎。
一次,左宗棠的下属张声玠,也是他的连襟,连生3个儿子,左宗棠抱着张声玠的小儿,笑眯眯地问道:给我当儿子可好?
张声玠不同意。这件事去周诒端看在眼里,心里也就有了想法。周诒端想着,自己的年龄也不小了,而且身子弱,再要生一个不容易,后来生了长子,当然,这是后话。
于是产生了为左宗棠纳妾的想法。她找了个机会,把这个想法告诉左宗棠,可左宗棠一听,黑着张脸,就是不同意。
在左宗棠心中,周家对他恩重如山,而左宗棠的心中,也只有妻子一个人,他不愿意辜负她。
左宗棠的岳母知道此事后,特地来劝他,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把他说服了。同意纳妾。
周诒端早就物色好了人选,就是自己的贴身侍女张氏。张氏身体强壮,为左宗棠生了2个女儿,3个儿子。张氏和周诒端情同姐妹,两人共同抚养8个孩子。
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周诒端也是非常严格的。她要求孩子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她甚是节俭,左宗棠寄回的600两银子,周诒端分成3份,一份自己家用,一份给兄弟,一份用来接济穷苦人家。
他们并没有因为左宗棠位高权重,就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每天的早餐,只有一条红薯和几颗蚕豆,每逢初一,十五才能吃肉,那时会炖上一锅红烧肉,但是,周诒端却让下人先吃饱后,才轮到孩子们吃,她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们要善待他人。
在周诒端的教育下,左家的孩子没有一个纨绔子弟,个个争气,在不同的领域都有所建树。
周诒端的一生,为左家操劳,与左宗棠聚少离多,在1870年,病逝于长沙,年仅58岁。
此时的左宗棠远在西北征战,军情紧急,他无法回去见她。左宗棠泪流满面,为妻子写下墓志铭:珍禽双飞失其俪,绕树悲鸣凄以厉。凤凰原是一体,凤失去了凰,绕着树发出了悲鸣,久久不愿离去。。。。
他还特意嘱咐,要在周诒端的墓地旁留一个位置,他死后要和她葬在一起。生前不能好好陪你,死后愿意一直陪着你。
可见,两人的感情是多么深厚。也正是有了周诒端在后方的默默付出,左宗棠才能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说她是贤妻,一点都不为过。难怪胡林翼称赞其为“闺中圣人”。
用现代流行的话来说,她就是那个光芒万丈成功男人背后默默奉献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