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广州市荔湾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胜利闭幕,陈海仪

君旭和趣事 2025-04-19 11:17:42

2025年4月18日,广州市荔湾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胜利闭幕,陈海仪全票当选为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法院院长。这一任命标志着这位以“法官妈妈”著称的法律工作者开启了职业生涯的新篇章,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司法公正与人文关怀融合的期待。 陈海仪此次当选前担任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是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并拥有二级高级法官职称。她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律系,自1996年进入法院系统以来,深耕少年审判领域近30年,积累了丰富的司法经验。其职业生涯中,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我最喜爱的好法官”、全国模范法官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陈海仪以“寓教于审,寓情于法”的理念著称,尤其在帮助失足青少年方面成效显著。她独创的“挽救少年三步曲”(庭前规劝、庭中析法、庭后勉励)工作法,成功帮助30多名失足少年考入大学,300余人重返校园,其事迹在2020年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例如,曾轰动一时的“阿霞案”中,她通过耐心调解使破碎家庭重归于好,并在法律框架内为失足少女争取改过自新的机会。她审理的逾4000件案件中,无一错案、重审或抗诉,展现了卓越的专业能力。同时,她长期兼任中小学法制副校长,推动“羊城金不换”工程,将法治教育从法庭延伸至社区和校园,强化了法律的社会服务功能。除审判工作外,陈海仪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其“法官妈妈”的称号既是失足青少年对她的情感回馈,也体现了公众对司法温情的认可。 作为新任院长,陈海仪面临司法体系现代化和社会治理复杂化的双重挑战。她提出需构建更高效、透明的司法机制,同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推动法律与时代需求同步发展。公众期待她能继续发挥“法律与温情并存”的特色,尤其在青少年司法保护、基层普法等领域深化创新。 陈海仪的当选不仅是个人荣誉的延续,更是法治精神与人文关怀结合的象征。她的故事印证了法律工作者在坚守公正的同时,亦能以人性化举措推动社会正向变革。未来,其在新岗位上的实践或将成为中国基层司法改革的又一范例。

0 阅读:50
君旭和趣事

君旭和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