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就是4月19日,全球首个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举行,在北京读博的儿子当

清泉石上流吧 2025-04-19 14:37:29

今天也就是4月19日,全球首个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举行,在北京读博的儿子当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6点儿子就起床了,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地铁7点多赶到了比赛地点。 此次马拉松为首次人机角逐,运动员和机器人采取不同赛道。机器人必须采取人形,且没有轮子作为动力,可以采取自主控制或者半自动或手动遥控方式进行。机器人可以在中途更换电源,也可以更换机器人进行接力,但是更换机器人需要罚时10分钟。今年春节联欢会上跳舞的机器人也参加了,但是没有跑完。相比于人来说,对于机器人的挑战很多,包括如何在运动过程中保持重心防止摔倒,如何进行有效的电源管理减少更换电池的时间,如何有效地散热防止关节部位过热。这次比赛首次在实际赛道上测试机器人的长距离跑动能力,将给机器人研发注入新的动力。 本次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吸引了宇树科技(宇树G1)、清华大学(清华遥班)、松延动力(旋风小子)等多个团队参赛。有的擅长走路,有的擅长跑步,高低不一,尤其是身高只有1.2米的小个子,跑出了可爱风格,尤其受到大家的喜爱。最后天工战队机器人冲线完赛,全程用时约2小时40分42秒,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也并不是所有队伍都能完赛,比赛关门时间为3小时30分,对大家都是不小的挑战,有的机器人摔倒了再爬起来,这样的奋斗精神值得鼓励。 有人问机器人跑的不快,为什么还要开发机器人?实际上,目前对于机器人的多场景应用探索还处于初步阶段,虽然机器人现在的表现与人类还有一定差距,但是随着研发的不断进步,必定会有更多场景和更优秀的机器人研发出来,实实在在地帮助人们工作,挑战更复杂的场景。比如福岛核电站泄露的时候,就有机器人进入辐射核心区域进行观测,但是由于多种困难,实际还没达到预期效果。相信不久的将来,机器人就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消防、地震救援、地质勘探等多种场景。甚至可以说虽然是机器人的一小步,但是也是仿生设计的一大步。虽然他们跑的不快,但是背后依然是无数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机器人的盛会。

0 阅读:0
清泉石上流吧

清泉石上流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