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竞选时的头号承诺,恐怕要半途而废了,并非是形势比人强,而是特朗普自己不愿意干了,那就是调停俄乌冲突。 若美国不愿再从中调和冲突,那么乌克兰危机又该何去何从?刚刚才对中国说了重话的泽连斯基,是否要后悔了?
据观察者网援引外媒消息称,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结束对巴黎访问时表示:“如果近期俄罗斯与乌克兰再无迹象达成停火协议,特朗普总统将放弃继续促成该协议”。 在特朗普重返白宫的两个多月以来,调停俄乌冲突确有成效,但这里面弯弯绕绕一两句根本说不清楚,各方肚子里的小算盘无法达成共识。 可对于特朗普本人而言,调停冲突本就是竞选时打出的第一杆大旗,从上任后的24小时到百天之内,再到“复活节”前夕,眼看距离口头承诺的时间越来越近,这次则选择一劳永逸,直接推翻停火承诺。
要说特朗普及其内阁都是草台班子,一点儿错都没有,单纯的商业或经济利益并非是成熟政治家的唯一动力。 先前,特朗普打算在乌克兰问题上不断示弱,以换取普京在关键问题上的妥协,比如伊核协议、能源价格以及对华态度上。 普京对此没直接拒绝,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打起了太极,并抓住当口获取更多地面战场上的优势,令美乌谈判的底气大打折扣。 如今特朗普的及时抽身,大概率是认清了普京没有谈判的诚意,只能等到正面战场上分出胜负才有可能坐在谈判桌上,那么美国当然会着急忙慌地去办其他事儿。
目前来看,世界上其他能转移特朗普视线的选项也就两个,其一是中美关系,其二是伊核协议。 这两个都是棘手问题,但发展到如今的程度,不都要怪特朗普的“极限施压”政策吗?况且,这两件事都与普京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原本特朗普想拉拢普京站队,至少在特殊时候能保持中立态度,不亲自下场,可普京又怎么会轻易上当。美俄这场交易,有点“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意思。 俄罗斯近期一直在频繁释放对华友好的态度,在谈及能源缺口的问题上,其副外长更是慷慨激昂地表示:“中国需要多少,我们就能提供多少”。 可见,在关键问题上,普京一向是立场明确且坚定的,站队中国是早有先见之明。如今特朗普说走就走,更是暴露其反复无常的特性。
当然,这其中最可气的还要数乌克兰,虽说战争的延续是基辅的政治目的之一,但如今美国已不太可能进行大规模军事援助,这就意味着普京有的是时间鲸吞蚕食。 就在这两天,美乌矿产协议正在落实当中,这边字还没签完,特朗普就开始翻脸,不知道泽连斯基有没有种被耍了的感觉。
无论是从哪种角度来看,美俄合作都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而中俄合作似乎已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 中俄在政治意向、经济结构等方面都存在共识与互补,在美国霸权的压迫下,这种合作只会越发紧密,双方都明确认识到“抱团取暖”的重要性。 特朗普一开始想要离间的想法就已出现战略性失误,之所以会有很多很多的流言蜚语甚嚣尘上,也完全是普京在将计就计。 如今美国若彻底清醒,将枪口调转其他方向,或许我们才应该到了真正警惕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