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辽朝进入鼎盛的萧太后的辽乾陵,数次被盗,为何萧太后价值34亿的黄金寿衣会流通在市面上,还有人敢给估值? 萧绰这位女强人,执政时跟宋朝签了个澶渊之盟,还搞了些改革,把辽朝搞得风生水起。儿子辽圣宗为了尽孝心,给她在医巫闾山整了个豪华大墓。结果辽朝一完蛋,这墓就倒霉了,金兵来烧,盗墓贼来抢,近代还有人继续盗,宝贝流得到处都是。 按说游牧民族都讲究简葬,但辽朝汉化后,风气就变了,奢侈得很。萧太后墓里宝贝多得很,为啥?一来是她功劳大,二来是辽朝学中原那套厚葬。结果呢,这些宝贝就成了祸根。公元1119年,金兵来了一趟,烧烧抢抢;清末民初,饿肚子的老百姓也来凑热闹;日本鬼子侵华时,还打着“调研”的旗号来偷;到了90年代,“东子”盗墓集团又来个大动作;2003年,还有人挖了个8米深的洞,想进去捞点啥。上世纪90年代那会儿,辽乾陵里的宝贝开始“溜达”到市场上了,萧太后的皇冠、凤袍分别在锦州和丹东闪亮登场。更绝的是1995年,一件号称“国宝中的VIP”的黄金寿衣,在辽宁的古文物市场那是大放异彩。这寿衣,全名“黄金花丝镶嵌四凤纹寿衣”,沉甸甸的,有3240克呢,是用上万根金丝一点点织出来的。专家裴元博一估价,34亿!他说这玩意的历史价值,比那汉代的金缕玉衣还要牛气冲天。 有人传说啊,这东西能保存下来,是因为它长得低调或者“不讨喜”。但这说法,纯属瞎扯。你看那五次大规模的盗墓记录,盗墓贼们一个个精明着呢,可不是啥都不知道的愣头青,更不迷信。 萧太后墓里的陪葬品突然间在90年代集中出现,说不定是被一伙盗墓贼给“打包”起来,然后分批慢慢卖呢。但到现在,那黄金寿衣到底去哪儿了?博物馆里没有它的身影,私人藏家也不肯透露半个字。这就让人犯嘀咕了:是不是有人故意炒作,想把辽墓文物的价格给抬上去啊? 咱们国家对辽朝帝王陵墓的保护,那叫一个不到位。辽乾陵这些遗址,长期都是无人问津的状态。就算2003年盗洞事件被爆出来了,也没几个人当回事。村里的人想进就进,历史遗迹就这么被踩得稀巴烂。这种对历史的不尊重,可真是让人心里堵得慌。
带领辽朝进入鼎盛的萧太后的辽乾陵,数次被盗,为何萧太后价值34亿的黄金寿衣会流通
岁月如歌的旋律
2025-04-19 16:20:07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