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特朗普刚暗示要降低对华关税,后脚美国就又对中国动手了,一纸公报直接对着中国船舶“开刀”。 当地时间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联邦公报,宣布所有中国制造并归中方所有的船舶在停靠美国港口时,都必须按吨位或集装箱数量缴纳高额“服务费”,最高可达每吨140美元,这一“毒计”不止针对中国航运,同时也剑指中国制造。
但让美国没料到的是,许多中国船只都开始调转航向,大批货轮驶向英国及欧盟地区。
专门针对中国船收服务费! 当地时间4月17日,美国又针对中国出了个新招,那就是对所有中国制造或中国拥有的船只征收高额港口“服务费”,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按照这项新规,从今年10月14日起,相关船只只要停靠在美国港口,就将按照吨位或者集装箱数量进行缴费,并且费用逐年递增,到了2028年最高甚至可以达到每净吨位140美元或者每个集装箱250美元。 要知道,一艘万吨级的货轮通常情况下能装载400-700个集装箱,要是按照美国那边的算法,光是在美国港口停靠一下,最少就得从口袋里掏好几万美元,这不是典型的想“空手套白狼”嘛。
还有很离谱的一点是,这两种缴费标准非常的“灵活”,哪个费用高就按哪个算。并且自2028年开始,美国还将逐步限制逐步限制外国船只参与液化天然气运输,并计划对中国港口设备加征关税。 而美国此次宣布对中国船只收费,只有三种情况可以豁免。
第一种就是特定航线,如果船只跑的是北美五大湖、加勒比海航线,或者在美国海外领地之间运输货物,就不用交这个费用。第二种情况就是空船来装货,如果船只是空着到美国港口,准备装运煤炭、谷物等散货出口,也可以免收费。 最后一种相对来说就不太好操作了,船东能证明自己已经下单订造美国制造的船只,才能有资格获得3年的费用减免或其他政策优惠,这里很细节,是“有资格”不是“能”。
由此可见,美国此次发布这项收费标准,在针对中国航运,遏制中国造船业的同时,也有重振美国制造业的想法在里面。而分类如此精细的收费标准显然不是在短时间内想出来的,而美国政府也确实早有预谋。
船只收费方案损人不利己 而早在上个月,美国就曾爆出关于“计划对中国船只收取相关费用”的草案,不过相较于之前,此次的收费标准要更加细致,但不可否认的是,此举不仅不能实现特朗普重振美国造船业的目标,还极有可能适得其反,损人害己,对此,我国外交部也再次明确阐述了立场。
近些年,中国造船业蓬勃发展,当前已经是全球第一造船大国,美国此次看似是针对中国船只收费,其实不然,其中不止包含了中国商船,还有那些从中国购买船只的诸多国家,甚至于美国本土的航运企业也有不少十分依赖中国的造船业。 想要在短时间内换掉美国本土航运企业的中国船只,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不说资金,就是有钱别的船厂也不能当场给你造出来啊。可能短时间内会对美国造船产业有一定程度的帮助,但与此同时,美国的船运一定会受到更大的冲击。
在这次之前爆出草案的时候,美国各行各业就已经为此十分担忧,如今正式推出公告,更是遭到了全球的强烈反对,无他,特朗普这显然是在变相对航运加征关税,一旦正式实施,将对全球航运事业造成巨大冲击。 近些年,美国自身的造船业已经丧失了竞争力,美政府声称这能够帮助美国振兴造船业显然是在自吹自擂,更加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整个国际范围内的海运成本因为这项收费政策大幅度拔高,进而全球供应链也受到严重影响。
特朗普对中国“下黑手” 近期,特朗普执意挑起关税战,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美国关税政策反复无常,国际市场持续震荡。全球各国反对,多国劝阻,中国强势反制,都希望美国早日收手。 但当下的情况显而易见,特朗普不仅没有停手,反而十分得意,将关税彻底当做与各国谈判的筹码,对于我国的接连反制,特朗普更是将对华关税增加到了离谱的高度。
当下,美国经济市场乱象丛生,股价持续下跌,美债遭大量抛售,与此同时,美国通货膨胀较为严重,经济增长趋势亦开始萎缩。 面对这种情况,美联储已经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在不知道特朗普下一步动作的时候完全迈不开手脚,因此对关税政策已经十分担忧,但特朗普在呼吁美联储降低利率无果,却将经济市场的黑锅扣到了美联储的身上,甚至直言美联储主席越早走人越好。
而就在美国宣布对中国船只收费当天,特朗普也向记者暗示要降低对华关税,但特朗普是个什么样的人咱心里也差不多了解,不稳定、两面派,他嘴上说的再好听,手上针对中国的动作却始终没有停止。 此次面对美国对中国船只收费的操作,我国也不惯着,不少原计划驶向美国的船只都在得知消息后掉头转向了欧洲地区,美国此次的计划必然是要落空了。
美国这波“港口收费”的操作,看似针对中国,实则可能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全球航运成本飙升、供应链动荡,最终买单的会是谁?中国船东转向欧洲,美国本土企业却可能先扛不住压力。 特朗普一边放风“降低关税”,一边又对中国船只“开刀”,这波操作你怎么看?是贸易战的升级,还是政治作秀?评论区聊聊你的观点!
用户18xxx71
原计划驶向丑国的船得知消息后掉头转向欧洲,小编你确定欧洲要船上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