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我们国家外交部宣布对美国一些相关人员采取签证限制,据称这其中包括美国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2025-04-19 16:39:25

4月14日,我们国家外交部宣布对美国一些相关人员采取签证限制,据称这其中包括美国在任副总统万斯。说实话,如果将万斯纳入限制入境名单,这也不让人感到意外。作为美国的第二号人物,如此口无遮拦,出言不逊,飞扬跋扈,我们确实是要采取一些手段。 事情的起因要从4月8日的一场采访说起,万斯在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采访时,竟用“中国乡巴佬”来形容中国人民,声称美国“向中国乡巴佬借钱,购买他们制造的东西”。 更讽刺的是,万斯本人出身美国俄亥俄州的工人家庭,曾凭借自传《乡下人的悲歌》塑造了“底层代言人”形象,如今却用同样的词汇贬低中国,被网友痛批“背叛阶级”。 美国BuzzFeed新闻网评论称,万斯的言论“让全世界的美国人难堪”,甚至有美国网友调侃:“他所谓的‘中国乡巴佬’正享受着全球最大的高铁网络和最先进的电动汽车,犯罪率比美国低得多。” 而万斯的言论,本质上是“中国威胁论”的变种,试图用污名化手段煽动民粹,为其强硬政策造势。 除了口无遮拦,万斯在实际行动中也多次挑战中国核心利益,最突出的就是在台湾问题上的激进立场。 作为特朗普的竞选搭档,万斯曾公开宣称“不准大陆武力收台”,并主张向台湾出售更多“爱国者”导弹。 他甚至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批评拜登政府对乌克兰投入过多,导致对台军援不足,扬言要“将战略重心转向亚洲”。 这种赤裸裸的干涉内政,与美国近期在涉藏问题上的小动作形成呼应。4月1日,美国以所谓“人权问题”为由,宣布对参与西藏管理政策的中方官员实施签证限制。 中方随即援引《反外国制裁法》,对在涉藏问题上“表现恶劣”的美方人员采取对等反制。尽管外交部未直接点名万斯,但结合其过往言行,他显然属于“重点关照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此次反制并非针对个人,而是针对系统性的干涉行为。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强调,西藏事务纯属中国内政,反对任何国家以“人权”“宗教”为借口插手。而万斯的言论和行动,恰恰踩中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红线。 这次签证限制,本质上是中美长期博弈的缩影。2025年,两国在贸易、科技、地缘政治等领域的竞争持续升级。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限制技术出口,中国则通过法律手段和对等反制回应。例如,针对美国对涉疆、涉港问题的制裁,中方已多次实施签证限制,形成“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博弈模式。 万斯被限制,正是这种模式的延续,他作为特朗普的核心盟友,主张对华全面脱钩,甚至提出“禁止向中国公民发放学生签证”,被视为“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对华鹰派先锋”。中方选择此时出手,既是对其个人言行的警告,也是对美国大选期间对华强硬言论的回应。 从国际层面看,中方此举也传递了明确信号:任何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正如外交部声明所言,中国“始终敞开对话大门,但绝不接受霸凌与双重标准”。这种“斗而不破”的策略,既维护了国家尊严,也为未来外交协商保留了空间。 中国此次反制并非意气用事,而是有坚实的法律依据。外交部明确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和《反外国制裁法》,强调措施的合法性。 这两部法律自2021年实施以来,已成为中国应对外部干涉的“法律利剑”,标志着中国反制机制的系统化和法治化。 从现实角度看,签证限制是一种“精准打击”。被限制人员主要涉及长期参与反华活动的政客、智库人士等,而非普通民众。这种区别对待,既彰显了中国维护主权的决心,也避免了扩大化冲突。 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美国已对超过2000名中国公民实施签证限制,而中方此次反制规模相对有限,体现了克制态度。 在中美关系的关键节点,中方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主动挑事,但绝不怕事。这次签证限制,既是对万斯个人的警示,也是对美国的提醒——任何试图以霸凌手段遏制中国发展的行径,最终都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外交部回应美副总统语出冒犯:无知无礼又可悲

0 阅读:46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