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被冻掉四肢的志愿军战士朱彦夫回到山东老家,母亲哭着对他说:“儿呀,你

蜀山史道 2025-04-19 17:44:57

1952年,被冻掉四肢的志愿军战士朱彦夫回到山东老家,母亲哭着对他说:“儿呀,你走吧,娘养活不了你……”

1933年,朱彦夫出生于山东沂源张家泉村,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朱彦夫活得非常艰难,后来父亲又被日军所杀,为了生存,母亲一度带他流浪,以乞讨为生。

1947年,年仅14岁的朱彦夫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朱彦夫能吃苦、肯学习,还不惧危险,始终坚挺在最前线,很快就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战士。

无论是淮海战役,还是渡江战役等各类大型战役,几乎都有朱彦夫的身影,他每次都冲在最前面,啃最难啃的硬骨头。

特别是在参加解放上海战役过程中,朱彦夫仅凭一己之力,就成功炸毁3个敌人碉堡,为我军快速出击,保护同志们的生命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此过程中,他多次光荣负伤,身上留下多个终生无法取出的弹片,但他始终无怨无悔,坚持在战火中成长,并很快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朱彦夫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当时我军的装备非常落后,补给也跟不上,包括朱彦夫在内的很多战士都穿着单衣。

而且,那年的雪还非常大,很多美军后来回忆说,他们曾在多个阵地上,发现大量牺牲的志愿军,但这些志愿军并不是被他们打死的,而是被活活冻死的……

自小生长在山东的朱彦夫,此前哪经历过这般严寒,可他没有丝毫畏惧,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坚持守在战争的最前沿。

一天,朱彦夫所在部队接到命令攻打二五零高地,朱彦夫跟战友们冒着风雪向高地强攻,刚开始,由于敌人火力太强,我方连续两次冲锋都以失败告终。

战士们并没有灰心,而是调整状态和战术,采取迂回包抄等方式,在冲锋号响起后,一起朝高地冲去,最终成功占领二五零高地。

可夺取高地并不是目的,守住高地才能为我军接下来的行动提供支撑,朱彦夫和战友们接到命令:“死守二五零高地!”

就这样,朱彦夫和战友们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阵地保卫战,美军在炮火的掩护下,一次次朝高地冲来,一次次被打得抱头鼠窜……

两天下来,朱彦夫和战友们一共击退了敌人的十多次进攻,当时间来到第三天,朱彦夫身边的战友所剩无几,可美军又开始了新一轮进攻。

这一次,美军专门派出大量火炮和飞机,对二五零高地进行无差别轰炸,很多战士来不及反应就倒了下去。

朱彦夫来不及悲痛,因为美军已经冲了上来,朱彦夫拿起冲锋枪朝敌人狠狠打去,此时阵地上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决定就算死也要守住阵地。

然而,就在朱彦夫奋力打击敌人时,一发炮弹落在了朱彦夫身旁,左眼当即被弹片炸飞,身上多处被炸伤,朱彦夫倒在了血泊中,失去意识前,他突然听到了我方的冲锋号,援军来了……

援军赶到后,很快就把美军打得落荒而逃,随后战士们开始清理战场,搜寻我方伤员,从雪堆中挖出了还有一丝气息的朱彦夫。

朱彦夫被紧急转移到后方治疗,由于朱彦夫的四肢不同程度被炸伤和冻伤,我方医生只能将他的双手和膝盖以下的双腿截肢。

经过93天的抢救、47次的手术,终于把朱彦夫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朱彦夫清醒后,发现自己的四肢都不在了,左眼失明、右眼的视力也降到了0.3。

朱彦夫非常痛苦,他不怕牺牲,但害怕给组织添麻烦,为此他想到了结束自己的生命,万幸,战友和医生们反复开导关爱他,让他重拾了活下去的信心。

1952年,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和康复,朱彦夫被送回山东老家,迎接他的老母亲,看到朱彦夫这个样子后痛不欲生,抱着朱彦夫边哭边说:“儿呀,你走吧,娘活不了几年,养活不了你。”

其实,天底下哪有不疼孩子的母亲,母亲之所以这么说,是提前跟组织沟通过的,当时组织为了照顾朱彦夫,决定安排他到山东泰安的荣军休养院生活,在那里有专人护理他。

可要强的朱彦夫,不想给组织添麻烦,不想被人照顾,他坚持返回家乡自食其力,为了安抚朱彦夫的情绪,组织这才决定先把他送回家。

不过,在此之前,组织就找到朱彦夫的母亲,说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让母亲劝说朱彦夫到休养院生活,母亲也不想给组织添麻烦,但考虑到现实情况后,无奈说出了这句看似狠心的话。

朱彦夫听后这才服从组织安排来到了休养院,不过,在休养院里,他并没有指着专人照顾,而是不断尝试突破自己,他学着装假肢走路,学着生火做饭……

1956年,在休养院生活四年后,朱彦夫主动离开,回到了母亲身旁,1957年,朱彦夫当选为村支书,在此后的25年时间里,他带领村民发展教育、兴修水利、种植果树、架电修路……

在此期间,朱彦夫还结了婚,并生下一儿一女,1982年,由于身体原因,朱彦夫不得不卸任村支书,不过他依旧心系民生,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1996年,朱彦夫写出了3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1999年,他又完成了另一部自传体小说《男儿无悔》;2022年,朱彦夫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他经常说:

“一个共产党员,只要还有生命,就能有作为。”

0 阅读:68

猜你喜欢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