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一位老妇人请“汉奸”侄子吃饭,突然要求对方给她弄300发子弹,说要给八路军。汉奸啪的一拍桌子,噌的一下,站起来威胁:你不想活了? 在战争年代,为了保家卫国做出努力的不仅仅是拿着枪支抵御外敌的英雄们,还有许多不知名的英雄应该被我们牢记。要求“汉奸”侄子给八路军弄300发子弹的农村妇女马宗英,就是其中一个。 1941年,抗日战争到了关键时刻,在山东经营着一家馒头店的马宗英,看上去是一个农村妇女,但实际上,她是当时共产党的秘密联络员。 虽然没有受过什么系统的教育,但马宗英知道日本鬼子才是敌人,也知道那些甘愿当汉奸的人应该被唾弃,于是,她在战争年代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底线,无论敌人给她什么样的诱惑,她都不曾动摇过本心。 相比之下,马宗英的侄子王天蓬就没有这样的觉悟了。起初,王天蓬是为了保家卫国才加入军队的,可是在日本人的威逼利诱下,他做起了汉奸,对日本人点头哈腰。马宗英虽然生气,但是也不能代替侄子去做决定。 于是,马宗英只好一边完成着组织上交给她的任务,一边假装若无其事的经营着自己的馒头店。 直到1941年,马宗英接到了一个令她有些为难的任务。这次组织要求让她弄300发子弹,送到八路军手上。 要说这平常一些传送情报的任务还算简单,虽然也有被日本人搜查的时候,但是只要把情报藏在馒头里,就可以瞒天过海。 可是,子弹不像是情报那么小的东西,更何况是300发子弹。马宗英犯了难,思索再三之后决定找王天蓬。 这一天,马宗英好菜好饭的将自己的侄子请了来,吃饭间隙,她没有过多犹豫,直接向王天蓬提出了300发子弹的要求。这不提不要紧,一提,把王天蓬给吓了一大跳。 原来,这是一场鸿门宴。 王天蓬身为汉奸,对此表示很是为难,但马宗英却义正言辞的告诉他,事情要有一个轻重缓急,如今八路军急需子弹,我们就应该送到他们跟前。更何况,汉奸行为本来就是可耻的。 马宗英告诉王天蓬,只有把日本人赶出去,乡亲们才真的能活。 眼看着马宗英如此坚定,王天蓬也不由得被打动了。他决定接下这个任务,去汉奸大队长魏鸿展那里要子弹。 王天蓬知道魏鸿展的脾气,只要把他哄开心了,什么条件都能答应。 于是,王天蓬带着礼物谄媚的来到了魏鸿展的跟前,向他哭诉自己手下的兵武力不足,在遇到敌人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反击。魏鸿展一听,拍拍胸脯表示问题他来解决,于是,300枚子弹就这样到了王天蓬手里。 眼看着自己的侄子这么顺利,马宗英也来了信心。只是,要把这么大批的东西顺利送到八路军手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马宗英是个聪明人,很快就想到了办法。 她将子弹放在馒头蒸屉的底部,然后在子弹上面码上又香又白诱人的大馒头,看上去和平常的馒头并没有什么区别。 再加上马宗英长日做的就是馒头生意,门口的守卫对她都十分熟悉,就更不会阻拦了。 只是没想到,偏偏运送子弹的这次,门口守卫换了人,不再是她熟悉的那个面孔了。 眼看着巡逻检查越来越紧,马宗英灵机一动,将自己和侄子王天蓬的照片拿了出来。守卫一看,知道这是熟人,也就放松了警惕没有再查。 最后,这批子弹被顺利的运送到了八路军手中,成为了攻打敌人的必需品。而马宗英,也因为她的勇气和忠诚,成为了党和组织敬重的人。 参考资料:"小脚奶奶"马宗英潜伏敌后 巧妙探送情报——抗日战争纪念网
1941年,一位老妇人请“汉奸”侄子吃饭,突然要求对方给她弄300发子弹,说要给
周律鸣不评
2025-04-19 18:24:25
0
阅读:967